第40部分 (第2/5頁)

向度。更清楚地說,儒家主張個人和任何其他人交往時,都應當從“親疏”和“尊卑”兩個認知向度(cognitivedimensions)來衡量彼此之間的角色關係:前者是指彼此關係的親疏遠近,後者是指雙方地位的尊卑上下。作完評定之後,“親其所當親”,是“仁”;“尊其所當尊”,是“義”;依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所作出的差序性反應,則是“禮”。

可見儒家的人際交往倫理是建立在“仁”、“義”、“禮”基礎上的。黃光國把儒家倫理分為:庶人倫理和士之倫理。士之倫理在這裡沒必要談,在《邊城》敘事中只涉及到庶人倫理。庶人倫理就是“仁”、“義”、“禮”倫理體系;士之倫理就是濟世以道。黃光國還構造了一個儒家庶人倫理中的“仁…義…禮”倫理體系圖式,如下圖所示:

工具性關係

混合性關係

情感性關係

公平法則

客觀決策

人情法則

人情困境

需求法則

親情法則

仁義禮

1、關係判斷2、交換法則3、心理衝突

請託者

儒家庶人倫理中的”仁…義…禮”倫理體系

這個圖式也是“儒家的心之模型”,“心”有“仁心”和“識心”之分:“仁心”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識心”則是人的“認知心”。黃光國分析這個圖式:

“儒家的心之模型”中,整個“資源支配者的心理歷程”都是“識心”作用的範疇,而“仁心”應當作為“識心”的指導原則。在與“仁”對應的“關係判斷”之處,作者以一條對角線把代表“關係”的長方形劃分為兩部分,空白的部分稱為“工具性成分”,這意思是說:作為生物體的個人生而具有各種慾望,“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快”,“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惡而惡害”。換言之,“識心”的重要功能之一,便是在和他人互動的時候,思索如何以他人作為“工具”,獲得各種資源,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斜線的部分稱為“情感性成分”,這意思是說:作為道德本體的超越性“仁心”,必須在各種不同角色關係的互動中方能顯現出來,而“仁心”的顯現卻是依“關係”的親疏遠近而有差序性的。

據此,黃光國認為儒家的人際交往倫理就是:“在人際互動的場合,應當根據‘尊尊’原則,解決‘程序正義’(筆者按:‘程序正義’是指群體中的成員認為應當用何種程式來決定分配資源的方式。)的問題,決定誰是‘資源支配者’,有權選擇資源分配或交易方式;然後再由他根據‘親親’原則決定資源分配或交易的方式。”儒家的人際交往倫理也就是說從儒家的觀點看人與人應當如何交往呢?雖說人際交往倫理是建立在“仁”、“義”、“禮”的基礎上,但在行為上表現為尊尊原則和親親原則。人倫關係在儒家看來,大概有五種,即孟子所說: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諸子整合》,管曙光、於桂華主編,長春:長春出版社,2008.7第44頁)

這五種倫理關係確是“尊尊”原則和“親親”原則的反映,父尊子卑,君尊臣卑,夫尊婦卑,長尊幼卑,朋友互尊,所以子應尊父,臣應尊君,婦應尊夫,幼應尊長,朋友互尊,這也表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雖說如今不存在君臣關係,但仍然存在上下級關係,在中國現代社會中這五種倫理關係仍然有效,並沒有消失,既然有尊卑就有禮義,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人禮義之邦。同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按親親原則進行,這種親親原則並且有推而廣之的現象,所以中國是一個重人情的社會,孟子主張:

最新小說: NBA:隊裡有詹皇,先躺一冠 網遊:敢惹他?內褲都給你偷沒了 B級天賦,一樣可以登頂 記錄地平線上的旅途 公路求生之大玩家 列車求生:無掛求生 王者:這個選手,正得發邪 傳說之下,時間線之外的人 遊戲降臨:從隱藏職業開始封神 nba最強球星詹姆斯哈登 夏日狂響曲 開局零幸運值?別慌我有任意門 雙城之戰:第九議員 校花別撩我,我只想打籃球! 網遊之獨步逍遙 絕世唐門之力挽狂瀾 玩三國志戰略版,分幣不充 神話再臨:我獲得了燭龍血脈 都重生了,還讓我從頭開始 一天不打仗朕就渾身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