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臣去炮廠視察,照如今的速度,一年恐怕也就只能鑄造不超過二十門炮,這還都是小弗朗機,若是千餘斤的紅衣炮,恐怕能有十門就不錯了。”
朱慈烺原本迷信管理,以為有了超越時代的管理方式以及合理的工程分工,可以加快炮廠的產量。等他親自視察,並聽取了湯若望耐心講解之後,卻發現在這個時代要想大規模鑄炮簡直是異想天開。
首先是材料質量難以監控,公差不受控制;其次是沒有總結出膛壓公式,只能按照規制製造,否則容易炸膛;再次是製造工藝落後,廢品率高。要想改進工藝卻超出了朱慈烺的理工科知識水平,甚至連個指導意見都提不出來。
“我看宮中舊檔,嘉靖九年時也是仿製弗朗機炮,一年能鑄造三十二門。那時泰西鑄炮法還沒有傳到我大明,工匠都是照貓畫虎自己摸索著鑄造,為何現在反而還不如嘉靖年間?”朱慈烺道。
孫傳庭對這事並不清楚,但他早在山西的時候就認識到了火炮的重要性,有過長時間的思靠,略一思索便答道:“嘉靖年間的技藝,恐怕很多都沒傳下來。萬曆之後,匠戶被豪族貴戚瓜分嚴重,崇禎之後逃籍的人更多。如今朝廷炮廠所鑄造的火炮,無論數量還是質量,甚至不如吳三桂的關寧炮廠。”
祖大壽在袁崇煥被捕之後連夜逃走,從此再不入京。大淩河之戰後,祖大壽被俘逃回,就連山海關都不進了。遼鎮早就將關外之地視作私產,火藥廠和炮廠更是遷到關外,不肯在軍國重器上依賴朝廷。
朱慈烺聽孫傳庭這麼一說,方才想起遼鎮已經能夠鑄造銅體鐵芯的複合層炮。這種炮的炮芯多為熟鐵鍛造而成,外層裹以青銅,發炮時會形成內壁受壓外壁受拉的效果,比同樣厚度的單層體炮堅固的多。相比泥範鑄造法的高廢品率,複合層炮的成本就顯得低得多了。
即便是朱慈烺這樣的理工科小白,也知道鍛造與鑄造雖然一字之差,卻代表了技術上的代差。
“火炮研發不能省,不出百年,所有海陸之戰拼的就是此物。”朱慈烺想了想又道:“如果火炮數量上不去,是否可以挑些人去改進炮彈?”
“殿下是說霰彈?”孫傳庭問道。
“霰彈射程太近,實戰效果太渣。”朱慈烺道:“我覺得開花彈很有潛力可挖。”
開花彈……
孫傳庭卻覺得那是比霰彈更渣的東西。(未完待續。。)
ps: 求推薦票和月票~~~
二一七 東魯尚存周禮樂(二)
大明早在嘉靖年間就有了開花彈,之所以一直都沒有大規模配裝,簡單來說就是不實用。
首先是操作複雜危險。
開花彈需要提前點燃炮彈,來引爆的引信通常是一根中空的蘆管,內建藥捻。裝填前根據所要射擊目標的距離,裁剪出相應長度。
開炮前炮手要先從炮口點燃炮彈上引信,再迅速點燃火門上引信發射。由此便可能在點燃發射藥時產生火焰,而火焰會從炮彈跟炮管的間隙竄到炮彈前方,極易引燃暴露出來的藥捻,導致提前爆炸甚至炸膛。
其次是威力太小。
為了保證火藥不受炮膛高溫影響直接爆炸,必須加厚彈殼。彈殼過厚,打出去的炮彈要麼是啞彈,要麼只能將彈殼炸成兩半,冒出一股煙,裡面的鐵釘鐵片射都射不遠。
更直接地說,開花彈唯一靠譜的用途就是加入巴豆砒霜艾草之類的草藥,做成煙霧彈——宋人稱之為毒煙球,用以攻擊敵方人馬的眼口鼻。這種炮彈只能用毒火飛炮、飛摧炸炮、飛山神炮之類大口徑短炮身的臼炮發射,無法用於紅衣和弗朗機這類長炮管、彈道低平的加農炮。
朱慈烺親眼所見所知的大明火器,光是火炮就有五十四種,炮彈上百種。神機營的庫房簡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