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1/4頁)

人謙穆,終身無疾言厲色,對內侍尤恭謹”。

這話說白了,就是禮親王比較“聽話”。禮親王世鐸對內侍尤恭謹到什麼地步呢?大內總管李蓮英向之屈膝行禮,他也小心恭敬,報以滿人規格很高的屈膝禮。但禮親王受起賄來,卻是理直氣壯,膽量十足,甚至還因不見禮物不辦事之故,被人私下裡戲稱為“非禮不親”之王,放到今天,那就是正國級的大老虎。

慈禧太后用人,貪不貪汙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聽話”,威脅不到自己的權力,便命世鐸當了領班軍機大臣,重組軍機處,並吩咐禮親王世鐸有“緊要事情”要同醇親王奕譞商辦。

禮親王世鐸的祖上,是清太祖的二兒子代善,很早內佐國政,外統重兵,差一點就當了大清國的皇帝,但一生遭受他的八弟皇太極壓抑,好幾次差點被幹掉,世鐸深知皇權都帶著血腥,吸取祖上教訓,樂意做一個沒主見也不敢有主見的親王。於是,軍機處的事務,除了大臣們什麼時間可以去上廁所以外,都成了緊要事件,他最喜歡對醇親王奕譞說的兩句話就是:“這事,醇親王你怎麼看?”等醇親王一發表意見,他又說:“醇親王,你說得對,就這麼辦!”

醇親王雄心勃勃,能力也不錯,和恭親王不分伯仲,是清朝的鐵帽子王之一,咸豐帝死後,二十一歲的他配合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受到重用,領侍衛內大臣,管理神機營,他的勢利也很龐大,時稱“神差”,當時他算得上大清國的“四號人物”,僅次於兩宮太后與恭親王。但1875年,三十五的他,正值壯年,幹大事的年紀,在政治前途上卻受到了致命的打擊——慈禧揹著醇親王選了他的兒子載湉當了皇帝,即光緒皇帝。

兒子當了皇帝,不是大好事嗎?為什麼醇親王的政治前途反而毀了?

原來,清朝的皇位繼承,有自己的遊戲規則,其制度承大明,最開始是“嫡長制”,即在所有皇子中,由皇后所生的皇長子繼承,皇太極就是一例。到了康熙年間,康熙大帝身體好,和妃子幹事也很積極,皇子眾多,太子數度廢立,九龍爭位,兄弟相殘,最後四阿哥胤禛登位,也就是雍正皇帝,他覺得“立賢制”比較好,不然像他一樣文武雙全的皇子當不了皇帝就可惜了。於是清朝的皇位在“嫡長制”的基礎上增設“立賢制”:即在諸皇子中,由皇帝選賢者,留遺詔在正大光明匾後。而不管是“立長”還是“立賢”,按照大清的祖制,親王的兒子以外藩入繼大統,也就是當皇帝后,父親必須迴避,做一個賢(閒)王。

1875年,同治皇帝病危,當時熱門皇位繼承人有三個。同治皇帝沒有子女,就不存在立長或立賢的糾結,按父死子繼的正統原則,奕、載、溥輩排下去,入繼大統的應該是“溥”字輩。最正統的繼位人選,是道光皇帝長子奕緯的長孫溥倫,一幫清流大臣和宗室鼎力支援,手握重兵的左宗棠也被拉攏。

溥倫當時還是在吃奶的嬰兒,朝中很多大臣也料定兩宮太后會支援溥倫,因為這樣兩宮太后仍可長時間垂簾聽政,但奇怪的是,慈禧和慈安太后並沒有急於表態,只是讓大臣們提出皇位的人選。於是朝中有傳言說,兩宮太后在等懷胎的阿魯特氏皇后產子,更有流言說,恭親王將要自己當皇帝。恭親王奕訢聽到他想當皇帝的謠言,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趕緊聯合醇親王奕譞提名了他的二兒子載瀅,兄終弟即也符合大清皇位的繼承規則。載瀅此時十四歲,早就過繼給了他的叔叔,也就是恭親王八弟、鍾郡王奕詥。而光緒皇帝此時是大冷門,慈禧太后卻突擊提拔榮祿兼任步軍統領,也就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職務相當於現在的京城衛戍區司令員,牢牢控制了京城。慈禧還做通了慈安太后的思想工作,加上直隸總督李鴻章表態支援她,心裡有了底氣,在皇位繼承人的選定上專橫獨斷,同治皇帝一駕崩,慈禧太

最新小說: 橫跨大小球時代,庫裡鯊魚的結合 網遊之開局就很慘 大姚穿越重振籃聯 重生三十年頂級球星打造商業帝國 巨星閃耀 全民航海:開局獲得海神權杖! 王者:邊路第一惡霸,震驚全網 三萬毫米殲星炮,這片廢土我來罩 化身NPC:我與玩家和平共處 籃壇第一外掛 我一體校生:成為拳王很合理吧 不是御獸師咋了?我有一國御獸 魔法書成真:開始夢域副本 眉山蘇氏,蘇允最賢 超能進化:我的兵種有點貴 龍族:路明非的逆反劇本 末日遊戲的違規者 我把NPC拐跑後遊戲崩了 捱打永久加生命,開局即無敵 強制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