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十分脆弱。抖動一下這根七紐八結的鏈條,中國人便俯首就縛了,這哪兒還是一場國家對國家的戰爭?哪兒還有人民群眾既愛國又反帝的豪情?
在八國聯軍的進軍北京的路線上,只有###將領以及他們統率的部隊,進行了具有英雄主義、愛國主義的戰鬥。一是擢任了喀什噶爾提督、尚未赴任的天津鎮總兵羅榮光,一是直隸提督聶士成。
羅榮光的困難,是自己想先發制人打擊入侵者,但直隸總督裕祿不讓打,朝廷也不讓打。最後通牒生效前一小時的先於敵人開炮,也還是違反軍紀國法的。羅榮光爭了一小時的開炮權、而敵方早已取得了提前數日的偵察、備戰、登陸包抄優勢。可憐而又可悲的是,羅榮光部的抗敵戰績竟被裕祿記到義和團頭上;丟失大沽口,竟被上報為守土獲勝。?輬?輱?訛 非常時期,朝廷卻被它的封疆大吏蒙了一次,以至誤了禦敵大事。
聶士成的困難在於腹背受敵。前有八國聯軍,後有義和團。聶士成抗戰,義和團搗蛋,矛盾尖銳時發展到義和團與信奉義和團的練勇不但向聶士成部打黑槍,而且劫聶士成家人為人質相報復。聶士成復榮祿書訴苦道:“匪害民,必至害國,身為提督,境有匪不能剿,如職何?”。 最好的txt下載網
三、天網恢恢“罪”與“罰”(5)
羅榮光“拔刀殺眷屬”,“勿令辱外人手”,最後自己拼死於大沽口炮臺下。?輬?輳?訛
聶士成在母妻被義和團掠為人質,生死不明的情況下,“手刃退卒”,戰死於津郊八里臺陣地橋頭。
但中國近代史寫手們,總有意無意將這兩位愛國將軍邊緣化,事蹟縮水,聲名隱匿,而騰出大量篇幅歌頌張德成、曹福田輩的義和團。這立場,與直隸總督裕祿為張、曹請功賜賞不謀而合。後世荒唐的“歷史學家”原來是裕祿知己!
在中國東北,還出了一位堅持抗擊俄軍侵略的壽山將軍。地失軍敗時,他選擇了“飲金臥柩”而自裁。對這樣一位死於邊事的將軍,清廷竟“詔責其開邊釁,部議奪職”。?輬?輴?訛 在流行的中國近代史教科書中,壽山多被隱名埋功。
在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的路線上,還有兩個無奈殉國的朝廷大吏,一是直隸總督裕祿,見潰兵難卸,強敵難敵,用一隻小手槍自殺於楊村軍中。一是巡閱長江水師的李秉衡,募師入衛勤王,督四路大軍抗敵,但一觸即潰,退至通州,不能再退,於是飲金而死。這兩個人,都有縱拳釀亂的責任,但心裡還有個國,臨危還敢於死,也是值得後世為官者敬佩的。
八國聯軍踏上中國的領土、並佔領天津、北京之後,相互間便開始了殺戮與搶劫的競賽。“特許軍隊公開搶劫三日”,這是發生在北京的情況。數萬名帶槍的強盜,連搶三日,甚至更長時間,一座城市,還有什麼珍藏可以倖免於劫?“搶”的伴生物是“殺”。“南京大屠殺”發生前三十八年。早有了“北京大屠殺”,史書並無專章記載,可見歷史也善於打盹。“京師盛時,居人殆四百萬,自拳匪暴軍之亂,劫盜乘之,滷掠一空,無得免者。坊市蕭條,狐狸晝出,向之摩肩擊轂者,如得墟墓間矣”。 民人死傷,仍無確數。
細數國家民族的災難,沉澱到最後,都是老百姓的災難。皇家、官家,誰傷了,誰死了,誰的密室裡起走了金銀財寶,都有細心而盡職的史家在發黃的舊帳簿上大書一筆,惟庶民之災,語焉不詳。這便使本節“罪”與“罰”的題目,略有錯位之嫌。
有幾個罪魁禍首,在八國聯軍的懲處名單上是被指名道姓的,但他們幸運地早死了幾天,故免於“斬立決”。如徐桐,沒來得逃出北京,是被兒子徐承煜逼著懸樑自盡的。如剛毅,隨駕逃到山西,得知京城已破,洋人索命,憂懼而病,嗚呼而亡,落了個全屍。
大多數的罪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