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成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但在政治和軍事上依然無所作為。迄今為止,中國的崛起已經夢想成真,但對國際社會造成的震盪卻十分有限。20世紀80年代是中國發展的第一個十年,當時的中國事實上根本沒有什麼外交政策,或者更確切地說,發展就是中國的大戰略。中國把修好對美關係視為發展的關鍵環節,部分原因在於它希望得到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和最先進的技術。從更大範圍來看,中國正在埋頭苦幹,也就是中國領導人*所說的“韜光養晦”。在多數情況下,這種“不干涉”(noninterference)和“不對抗”(nonconfrontation)政策仍在延續。除了涉臺事務不容染指外,中國盡力避免與其他國家政府發生對抗。迄今為止,中國的關注點仍然集中在經濟增長上。2007年,*中央總書記*在*十七大上發表了長達兩個半小時的講話,詳盡地闡述了經濟、金融、工業、社會和環境等問題,但對外交政策卻所涉甚少。
談到所謂的“中國崛起”時,中國的許多退休外交官憂心忡忡。“這種說法讓我感到震驚,”中國外交學院前院長、前法國大使吳建民表示,“我們的國家還很窮,依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不希望人們談論我們的國家時……誇大其詞。”原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方星海也以同樣的口吻指出:“請記住:美國的人均GDP是我們的25倍。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近年來,中國圍繞如何表述其外交政策方針進行了一場有趣的爭論,上述擔憂在這場爭論中得到了應有的體現。2002年,時任*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的鄭必堅創造了“和平崛起”一詞,用以表達中國安安靜靜地順著全球階梯向上攀登的願望。鄭必堅的說法獲得了廣闊的市場。然而,這一提法後來卻失寵了。
許多西方分析家認為,這一提法的問題出在“和平”一詞上,它有可能限制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選擇自由。事實上,在這一問題上,中國國內並沒有多大分歧。中國把臺灣問題視為自己的內政,並認為有采取武力手段的權力,儘管動武是最後的選擇。正如鄭必堅對我說的:“林肯為了捍衛聯邦而打了一場戰爭,但你們仍然可以說美國是和平崛起的。”與上述觀點不同的是,中國一些高層領導人擔憂的是這一提法的第二個詞:“崛起”。把“崛起”一詞譯成英文,更準確的譯法應當是“thrust”、“surge”。中國高階外交官不願到世界各地推銷“中國崛起”的論調,他們尤其擔心美國的批評者會把中國的“崛起”視為“威脅”。在2003年以後,中國的高層領導人開始採用“和平發展”的提法。“這兩個概念實際上是一回事,”鄭必堅說,“只是措辭不同而已。”事實的確如此,但提法的轉換表明:中國十分注意在前進時不要張揚。
中國政府還在採取措施,讓中國人民也能很好地領會這一戰略。2006年和2007年,中國中央電視臺播出了一部12集的專題片,名字就叫《大國崛起》,顯然是要達到教育公眾的目的。鑑於這一話題具有明顯的政治性,播出的內容肯定受到了嚴格的審查,以確保把政府的立場傳遞給人民。這部專題片按照英國廣播公司(BBC)和美國公共廣播公司(PBS)的方式製作,體現了較強的思想性和高超的智慧,內容涵蓋了9個大國的崛起,從葡萄牙和西班牙一直講到前蘇聯和美國。專題片包含了大量的人物訪談,採訪物件都是世界各地的知名專家學者。國別部分的內容基本上是準確的,各國所佔的篇幅也大體保持平衡。例如,日本的崛起在中國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但專題片對此的處理卻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