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的作用(1)
《弟子規》是繼《三字經》之後,儒家思想啟蒙教育的又一重要讀本。《弟子規》告訴孩子們,按照聖人孔子的儒家思想,應該遵守哪些規矩。那麼對於學習了眾多知識與技能的現代年輕人來說,懂得規矩的重要性又在哪裡呢?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1} 聖人:指儒家創始人孔子。
{2} 訓:教導,教誨。
{3} 悌:指弟弟服從兄長。
{4} 謹:出言慎重,寡言。
{5} 信:誠信。
{6} 文:文化知識或文獻典籍,泛指一切學問。
《弟子規》是一本只有一千來字的小冊子,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等思想,都包含在《弟子規》中,它們有明確的行為規範。那麼這些行為規範,對於現代人會有什麼作用呢?《弟子規》為什麼會引起眾多現代人的重視?《弟子規》的作者是誰?成書於哪個年代?其中都有哪些嚴格的規定?又是什麼原因,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弟子規》呢?
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弟子規》。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弟子規》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與《百家講壇》講過的《論語》、《莊子》、《老子》相比,《弟子規》是無法算作可以供奉在廟堂之中的經典之作的。哪怕跟《三字經》相比,《弟子規》從歷史悠久的角度也沒得比。《三字經》出現在南宋,至今有七八百年曆史,而《弟子規》什麼時候才出現的呢?是在清朝康熙年間。所以,在動輒上千年曆史的中國古籍當中,《弟子規》連小弟弟都排不上。
《弟子規》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潛,號採三,生於康熙年間,卒於乾隆年間,生卒年不詳。一般認為這位李夫子是公元1662年出生,公元1722年去世,換句話說,活了六十歲。但是,也有人說,他活了八十三歲。前後相差二十三年,這充分說明當時社會對他就沒有什麼明確的記載。如果是個大人物,史書上不僅會詳細地記載著他的出生年月日,而且還有他的生辰八字。李夫子終其一生,獲得的最高學位是秀才,此後再也沒有高中過,舉人沒考取過,進士更跟他沒關係,更別說什麼狀元、榜眼、探花了,這些都跟他沒關係。
在當時,一個秀才能幹什麼?教書啊!秀才不是舉人,舉人老爺有的時候可以當官,進士也可以當官。唯有秀才只能教書,還教不了什麼好書,也當不了什麼書院的山長,只能開個私塾。
這位李先生為什麼寫得出《弟子規》?那是因為他畢生研究《大學》、《中庸》,雖然李夫子學位不高、學歷不高,但是,有的時候好多科舉不成功的人恰恰學有所成,這位李先生就是一個典型。科舉道路上,他是一個失敗者,但是,在研究《大學》、《中庸》的領域裡,他卻頗有建樹,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學者。後來,他創辦了一所學校,叫敦復齋,起一個齋號講學。李先生講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很多人前來聽課,久而久之,他就被人尊稱為李夫子。所以,我們稱李先生是清朝早期傑出的教育家和學者,這一點是不為過的,這個稱號他也是當得起的。
後來,這位老夫子根據傳統對蒙童的規範方面的要求,並結合自己多年的教書實踐,寫成了一本教育孩子、啟蒙孩子的書,叫《訓蒙文》。訓者,教訓也;蒙者,啟蒙也。
規矩的作用(2)
當然,這位老夫子還有好多研究“四書”的作品,而且他在研究《大學》、《中庸》這樣的著作之餘,還堅持寫詩。也許是特別喜歡水仙花的緣故,他曾經寫了上百首歌頌水仙花的詩歌,後來結集為《水仙百詠》。現在,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