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然史中炎涼好醜,辭繪之;辭所不到,圖繪之。昔人云詩中有畫,餘亦云畫中有詩。俾觀者展卷,而人情物理、城市山林、勝敗窮通、皇畿野店,無不一覽而盡。其間仿景必真,傳神必肖,可稱寫照妙手,奚徒鉛槧為工。
一、此書舊本出自內府,多方重購始得。今編訂,當與《水滸傳》、《三國演義》並垂不朽。《西遊》、《金瓶梅》等方之劣矣。故其剞劂也,取梨極精,染紙極潔,鐫刻必掄高手,讎勘必悉虎魚。誠海內之奇觀,國門之赤幟也。具眼當自識之,毋為鷗鳴壟斷者所瞀。
一、爽閣主人素嗜奇,稍涉牙後輒棄去。清溪道人以此見示,讀之如啖哀梨,自不能釋,遂相與編次評訂付梓。嗣有古文華札、麗曲新聲,膾炙人口者若干卷,未行於世,並欲災木以公同好,先以此試一臠雲。
一、史中圈點,豈曰飾觀,特為闡奧。其關目照應、血脈聯絡、過接印證、典核要害之處,則用囗。或清新俊逸、秀雅透露、菁華奇幻、摹寫有趣之處,則用○。或明醒警拔、恰適條妥、有致動人處,則用。至於品題揭旁通之妙,批評總月旦之精,乃理窟抽靈,非尋常剿襲。
古杭爽閣主人履先甫識
第一回 高丞相直諫辟邪 林將軍急流勇退
詩曰:
魏帝逃禪建法幢,譖臣媚主激忠良。
縱橫鐵騎人難敵,婞直金鑾氣莫當。
不肖遊畋殘稼穡,英雄骯髒厲剛腸。
急流勇退真豪傑,樂道逍遙雲水鄉。
話說梁武帝即位以來,酷信佛教,崇尚虛無。長齋斷葷,日止一食,輕儒重釋,朝政廢弛。至天監十六年,詔宗廟用牲牢,有累冥道,今後皆以面易之,識者知其為廟不血食。遍處建立寺廟。改元大通,捨身同泰寺。群臣以錢億萬贖之。後賢有詩譏之曰:
梁武不知虛寂道,卻於心外覓真禪。
弒君篡國皆甘忍,煦煦求仁奚稗焉!
梁武帝於大通十一年正月,敕禁城內造一大寺,名曰妙相寺,極其壯麗寬敞。頒詔天下文武官員,薦舉材德兼全高僧二員,為本寺正副住持。訊息傳入東魏來,時魏主臨朝,聞奏梁主建寺招僧、捨身作善一事,暗暗稱羨。問侍臣道:“朕亦欽洛陽城外仿梁主所為,也創一個大剎,築起浮圖,召高僧廣行法事,上祝皇太后聖壽無疆,下亦可祈黎民之福。卿等以為何如?”眾臣等一齊俯伏讚揚道:“陛下立此善願,上延聖壽,下庇蒼生,乃天地仁孝之心也。”魏主大喜,頒詔工部知道,擇日興工。朝內大小官員,見了旨意,盡皆不悅,同聚集渤海王府中商議此事。
卻說渤海王乃是東魏大將軍左丞相,姓高名歡,因立清河王世子善見為帝有功,故封王爵,賜袞冕九錫,劍履上殿。當下眾官見了高歡禮畢,共稟此事。高歡低首無言,沉吟半晌,正與決不下。只見班部中閃出一員大將,高聲稟道:“皇上新登大寶,眾心惶惶,正宜澄心窒慾,求賢禮士,官衣旰食,以副民望,以保金頤。今乃不明君道,反信異端,建寺築塔,勞民傷財,甚非治體。主公為朝廷柱石,若不極言諫阻,則社稷險危,恐非大臣事君之道也。”眾官視之,卻是鎮南將軍林時茂也。這將軍身長八尺五寸,碧眼虯鬚,狀貌魁偉,膂力絕倫。猿臂善射,箭不空發。使一枝方天畫戟,無一個對手。能騎劣馬,上陣如飛。立性鯁直,臨事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