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應有所敬畏,這無疑是“科學主義”(科技萬能)極端發展的表現。“科學主義”否定了“天”的神聖性,從而也就否定了“天”的超越性,這樣就使人們的人文精神失去了依託。中國人的“天人合一”學說認為,“知天”和“畏天”是統一的,“知天”而不“畏天”,就會把“天”看成一死物,不瞭解“天”乃是有機的,生生不息的剛健的大流行。“畏天”而不“知天”,就會把“天”看成是外在於“人”的神秘力量,而使人不能真正得到天的恩惠。“知天”和“畏天”的統一,正是“天人合一”的重要表現,從而表現著“人”對“天”的一種內在責任。“天人合一”這個哲學命題,體現著“天”與“人”的複雜關係,它不僅包含著“人”應該如何認識“天”,同樣也包含著“人”應該尊敬“天”,因為“天”有其神聖性。這也許正是由於中國儒家沒有成為一般意義上的宗教(如佛教和基督教等),但是它卻具有一定的“宗教性”。也許正因為如此,在中國,儒家思想可以起著某種宗教的功能,這就是它認為“人”依“天”所具有的“內在”品德經過自我德行修養而實現其“超凡入聖”的“超越性”。因此,“天人合一”不僅是“人”對“天”的認知,而且是“人”應追求的人生境界。因為“天”不僅僅是自然意義上的天,而且也是神聖意義上的“天”,“人性”就其內在要求上說,以求達到“同於天”的超越境界。就這個意義上說,“人”和“天”不僅不是對立的,而且“人”應與“天地”為一體,如孟子所說:“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以實現其自身的超越。這樣一種思維路徑,不僅對我們走出“天人二分”(天人對立)的困境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也為人類走向理想人生境界開闢了道路。
第二,我們不能把“天”和“人”的關係看成是一種外在關係,這是因為“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離的。“人”離不開“天”,離開“天”,則“人”無法生存;“天”離不開“人”,離開“人”,則“天”的道理無法彰顯,誰來擔當實現“天道”的責任呢?這種對存在於“天”和“人”之間的內在關係的認知正是中國哲學的特點。王夫之對此有一重要的說明。他說:我們考察自古以來學者的學說,從漢朝以來,他們對先秦儒家的學說只抓住其外在的現象,而認為《易經》只是講“天道”的,而不知《易經》也是“人道”的根本,自從周敦頤首先提出“太極圖”的學說,這個學說是研究“天人合一”的根源的,它闡明瞭人之始生是“天道”變化產生的結果,在“天道”的變化之中把它的精華部分給了“人”,使人具有了不同於其他事物的“人性”,這樣就可以發現“人道”(人類社會的規則)的一切日用倫常之理,就是“天道”(宇宙規律)陰陽變化的秩序。“人道”和“天道”是統一的,這點是不能違背的。“人道”本於“天道”(因“人”是“天”的一部分),討論“人道”不能離開“天道”,同樣討論“天道”也必須考慮“人道”,這是因為“人道”的“日用事物當然之理”,也是“天道”的陰陽變化的秩序。所以張載說:《周易》這部書“得天而未始遺人”。 txt小說上傳分享
儒學的現代意義(7)
第三,為什麼說儒家哲學認為,在“天”和“人”之間存在著一種相即不離的“內在關係”?蓋自古以來,至少由西周以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