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經驗,帶隊入晉,我保證你勢如破竹,勝利在握。’又說:‘祁、太、平之富,也是你想象不到的。民元閻錫山派人去借軍餉,祁縣渠家拆了一堵牆,就取出白銀五十萬兩。你如入晉,還愁軍餉無著麼?’樊受此誘惑,乃決定入晉。” 與此同時,國民軍第二軍胡景翼部亦想向晉、魯發展,擴充地盤。樊、胡雙方既各有所謀,又不謀而合。於是,由續桐溪主持,在胡景翼防區鄭州會議,擬定了先行奪取山西,佔領太原兵工廠,鞏固豫、晉、陝三省,然後再竭全力對付奉軍的計劃。按照事先部署,樊鍾秀率部由河南涉縣(今屬河北)出發,經由峻極關進攻山西。
樊鍾秀攻晉的訊息,早有徐永昌與胡德輔通報給閻錫山。徐永昌,山西崞縣(今原平)人,時任國民第三軍孫嶽部參謀長。鄭州會議上,徐就不同意攻打山西的計劃,認為其時國民軍的主要威脅是奉軍,攻打山西,師出無名。應先打直隸,繼取山東,趕走奉軍。而後,再行圖晉。續桐溪固執己見,堅持攻晉。徐恐山西無備而受害,便遣人將樊軍動向告閻。胡德輔,山西五臺人,時任國民第三軍旅長,駐節石家莊。閻得徐永昌通報之資訊後,隨即派人前往胡德輔駐地進行疏通。胡遂將國民軍進攻山西之計劃和盤托出。 。。
二、宣稱“保境安民” 首倡“保境安民”(4)
由於事先得樊軍攻晉之情報,閻錫山預為佈置——以蔡榮壽旅兩個步兵團及一個手擲彈營,在東陽關、峻極關、娘子關一帶防守。不料,樊軍來勢兇猛,下莊一戰,晉軍大敗,傷亡慘重,不支而退。樊軍一戰告捷,再戰於蛤蟆灘,又獲全勝。隨即乘勝直下遼縣。樊軍的迅猛攻勢,大出閻錫山意料之外。他急調“駐潞安第六團榮鴻儒全部,由南北去增援遼縣;另派商震率第二旅王嗣昌部第三團李培基全部、第四團侯守常部兩個營,以及第三旅李維新的第五團文海部及炮兵一營、手擲彈一營,向遼縣星夜前進。李旅在遼縣外圍曹家寨與樊軍接觸,阻其前進。樊仍率主力繼續北進,在遼縣寒王鎮、拐兒鎮與商部遭遇,戰鬥極為激烈。此時第六旅楊愛源部亦由壽陽調駐榆次,第四團王靖國營由榆次向八伏嶺前進堵截,傅作義率第八團由原平馳往遼縣襲擊樊軍後方。” 晉軍幾乎全體總動員,來對付樊鍾秀。與此相反,樊軍孤軍深入,人地兩生,恃勇取勝,難以持久,在被晉軍四下包圍的情況下,不得不節節後退,撤出山西。在晉軍的強力反擊下,樊鍾秀攻晉以失敗而告結束。
策劃樊鍾秀進攻山西的續桐溪,因不同意閻錫山的一些作法,長期以來一直在外圖謀倒閻。此次以樊鍾秀攻晉,自認成功的把握很大,豈料功敗垂成,一氣之下,臥病不起,逝於天津。
其四、停兵罷戰,“息事寧人”。“保境安民”,需要相應的外部環境來保證,所以,在保境安民的前提下,對各派系之間的紛爭,均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希望停兵罷戰。
閻錫山停兵罷戰,“息事寧人”的態度在上述與各方的來往函電中多有明確表示。如1920年7月17日,在給田中玉的覆電中就有“敝省向以保衛地方,息事寧人為主旨。對於此次戰事,惟以能有和平調停之機會為希望。”緊接著,在次日復曹錕巧電中,重申上述觀點。電文在表明“此間兵隊決不出晉省一步,其他客軍也決不許透過,嚴守此旨”之態度後,進一步表示,“弟說老實話,做老實事,生平別無他長,只守此二語而已。如至可以罷兵之際,屆時寧人息事或需弟效口舌之微,當盡力以相從也。”同日,在復馬福祥巧電中,再次表示,“此次政爭之初,本是內閣問題,大哥列名共諫,原指為和平組閣起見,不料事變多端,竟致訴諸武力,洵與始願相違。來電以固圉睦鄰,靜待事定為主,極佩藎籌。我輩對於同室有鬥,何忍坐視不救,只以地方為重,不敢捨己以從。惟有謹報初旨,不使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