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的仙竹山,也可以說是橫斷山脈往北陵境內延伸的一支餘脈。
萬濤河在棲鳳嶺與仙竹山之間,裂地西出,夾于山嶽之間的河道既窄又險,又稱斷龍峽。
塔山防線崩潰後,安西宗閥世族就棄地西逃。
雖說原安西柱國將軍府的轄域,都劃為安西郡國之境,但安西防衛軍的防線,差不多在南面的天梧山到北面的棲凰嶺之間,形成南北長五萬餘里、利用山地險峻地形而得的一條垂直直線。
棲凰嶺是安西防衛軍防線上的北部重鎮,與海陵城隔河相望,也將北陵國自海陵城往西近兩萬裡縱深的濱江海平願,庇護在洶洶魔劫之外。
由於海陵城與安西兵馬的重鎮棲凰嶺唇齒相依,互為援應,又位於北陵萬濤河防線與安西天棲防線夾立的最裡側,可以說是承受的防禦壓力是最小的,但事事沒有絕對,魔族並非愚妄無知的蠢貨,並不排除其出兵偷襲海陵城的可能。
而且從海陵城渡河到棲凰嶺,這一河段最為狹窄,最狹窄處不足三千步,鐵索橫江,鋪設懸橋,也是目前北陵跟安西東北部銜接的要道。
此時的安西郡國在天棲防線以西,還控制著南北五萬餘里、東西兩萬餘里的地域,看上去還是那麼的地廣深闊,但可惜這一區域,絕大部分都是橫斷山脈高逾萬丈、萬仞的嶽山峰嶺,能供耕種的田地,可能就百之一二。
塔山防線崩潰,安西幾乎所有的宗閥世族子弟,三四千萬人都逃入橫斷山脈之中,也有十一二億凡民逃入橫斷山脈。
安西郡國可以不考慮凡民忍飢挨餓,但安西防衛軍三四百萬兵馬以及越朝增援的一百萬精銳,每天所消耗的物資,特別是大宗的糧食、鐵料,安西郡國目前也供應不了,一是依賴於越朝的供應,一是依賴於北陵郡國的援助。
目前越朝每年有數百億斤的糧食,主要都是走海路從望海城,然後進入萬濤河的河道,一路運送到棲凰嶺的西北角登岸;這要比翻越橫斷山脈最險峻的高峰運輸過來,不知道要節約多少人力、物力。
而北陵國每年兩三億斤的玄陽精鐵,以及天機戰械等其他物資,也是走陸路馳道,經海陵城與棲凰嶺之間的懸橋,直接運送到安西防衛軍手中。
對此,陳海也是有滿腹怨言。
他更希望安西防衛軍與越軍,能從天棲防線後面殺出來,從天梧山、棲凰嶺一線,往東推進七八千里沿茅鎮山脈建立防線,不僅能令北陵郡暴露出來的萬濤河防線縮短近一萬里,茅鎮山脈與天棲防線之間多平原沃土、能養凡民,就不至於安西每天都要餓死十萬八萬的凡民那麼悽慘。
凡民孱弱之極,安西防衛軍又談何從凡民中源源不斷的汲取御魔新生力量?
陳海這次過來,就是要見新冊封的安西郡王、原安西柱國將軍呂尚以及越朝援軍統帥鄭王劉汾,想要說服安西王呂尚、鄭王劉汾的兵馬能夠東進。
陳海早就看透了,依賴宗閥世族,或許能勉強保持防線不潰,但想要打反攻,將魔族驅逐出去甚至剿滅掉,則是遠遠不夠的。
陳海勒令北庭除紫虛宗之外的天鶴宗等三宗,將所轄兵馬、子弟全部編入南鎮,一舉將南鎮兵馬擴大到三百萬,但三宗的天位真君乃至道胎境強者,一個個都跟田崇疇一般,稱病或找種種藉口,都不願意到前線統兵御魔,但是他們得烈帝冊封,又老老實實將手下的普通將卒都交了出來,陳海還是拿他們沒轍。
甚至西北域三宗以及紫虛宗,願意隨姬江野、元周、奚同江、秦虎山站到御魔第一線的天位真君,也不足半數。
烈帝秦冉的分封之策,不僅限制了陳海的權柄,也削弱了宗門勢力。
這也是妥協之後的無奈之處。
海陵城乃是田氏邑城,撤了田崇疇的鎮守使,使秦謙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