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呢?)孔子與陽貨長相類似,因此在匡被困“拘焉五日”(見於《孔子世家》和《莊子?秋水》)。兩人的命運不同,原因就是其內在的“神”不同,二人神形不兼備。
孔子之所以成為聖人,主要是子貢、荀子和孟子的功勞;後來,孟子的弟子公孫丑也吹捧老師。終於到了宋朝,《孟子》入經,孟子於是也成為了聖人——亞聖。
孔子沒講人性,孟子和荀子就各執一說,其實就是他們的著眼點不同,孟子講性善,著眼於教化;荀子講性惡,是致力於禮法。
儒門易家簡史(2)
在易學領域,孟子強調相由心生,看相觀眼。因為心主神明。人身上只有眼和心駐神。邵雍說:“老子得易之體,孟子得易之用。”體是本體,用是功能,體用相依。
而荀子,則進一步細化落實了孔子“不佔而已矣”的觀點,提出了“善為易者不佔”的最高追求,成為歷代學易者的終極目標。
荀子精於《易》,在他的書中有四處言《易》。其《大略》篇說:“善為《易》者不佔。”他不把《周易》看作純粹卜筮之書。同篇還引小畜初九爻辭“復自道,何其咎”,說明秦穆公能悔過自新,故《春秋》以為賢。《非相》篇引坤###爻辭“括囊,無咎無譽”,以刺“腐儒”。《大略》篇又說:“鹹,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剛下。聘士之義,親迎之道,重始也。”指出鹹卦體現夫婦之道。這些都與孔子《易傳》的觀點一致,即解《易》注重義理。
孔子之後《易》學的傳授,《史記》、《漢書》均有詳細的記載。
()好看的txt電子書
在先秦時期《易經》的傳授關係為:孔子→商瞿(魯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歲。)→橋疵→馯臂→周醜→孫虞。司馬遷和班固二人的說法略有差異,但基本可信。荀子的《易》學,源於楚人子弓;後來,他久居於楚,其學又傳於楚人陸賈、穆生等。
兩漢魏晉
最早提出天人相應思想的是莊子。莊子說“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秋水篇)
漢代是奠定中國思想的基礎階段,以後的任何變遷都是在這個不變的基礎上所增加的一些看法和說法而已。
在漢代,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一書中,將易學的“天人合一”思想匯總成為哲學思想體系,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發展到現在,是與這種深刻地認識是分不開的。同時,董仲舒本身也是儒家、儒門解易的第一人。
司馬遷是董仲舒的學生,《史記》中“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思想就是來自於天人相應。
司馬遷在《史記?日者列傳》中記錄了賈誼和司馬季主的一段對話:賈誼說“吾聞古之聖人,不居朝廷,也必在卜醫之中。”然後問司馬季主為什麼賣卜?司馬季主說:“述而不作,君子之義也。今夫卜者,必法天地,象四時,順於仁義。” 這說明了一點,“順於仁義”是作為易學應用(包括義理和象數)的首要前提。
東漢經學家鄭玄,於《十三經》中注有《周禮》、《禮記》等。
南朝宋劉義慶所撰的《世說新語》中記載“鄭玄拜師”一文:鄭玄師從馬融,三年不得相見,高足弟子傳授而已,等鄭玄學成辭歸之時,馬融便有“禮樂皆東之嘆”儒家的學問都傳到東面去了,“恐玄善名而心忌之”,害怕鄭玄的名聲超過他而心生妒嫉。鄭玄也懷疑馬融派人追趕他,於是就坐在橋下,在水面之上,靠著橋柱,腳穿木屐,馬融果然按照旋轉式盤的兆象派人追趕他。沒找到鄭玄,告左右曰:“玄在土下水上而據木,此必死矣”遂罷追。於是鄭玄得以倖免於難。
這個記載說明了三個問題:1、馬融的心量極其狹隘;2、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