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不得善報,惡不得惡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首先是制度好。但制度好也不能保證善都有善報,惡都有惡報,生活就是這樣。如果所有的善都得善報,做好人也不光榮;所有的惡都得惡報,沒有人做壞事了,只要做壞事,一定得到相應的報應,誰還敢做壞事?做小偷的每偷必被抓,就沒有人敢偷東西了。人要有一個信念,認準一個目標不改變,好人的可貴之處就在這裡,相信善有善報,也能承受善沒有善報,但還行善。假如沒有善報我們得到的是什麼?是不是一無所獲?不是的,有所得,這就是心理積澱。做好事不管有沒有好報,心理積澱是好的。我幫助了一個人,我也沒得到什麼好處,我畢竟做了一件好事,心理積澱有了,好事越多,積澱越多。如果一個人心理積澱好,不管條件怎麼差,他也是生活在幸福之中。我覺得現在對善的事蹟挖掘不夠,只報道痛苦的一面,不吃、不喝、不睡,沒命地幹,家裡有病人不看,讓人望而生畏,沒挖掘出行善的真正幸福。我認為就是他們的心理積澱好,他們無論在什麼條件、什麼場合下,都能很坦然、很樂觀、很幸福地生活,這難道不是最高的生活質量嗎?所以我認為善人是幸福的,這一點也許正是佛在第二十三品想告訴我們的。
人一生下來就帶著偉大的寶藏
第二十四品、福智無比分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佈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第二十四品講的是福德和智慧。人一生下來就帶著偉大的寶藏——福德和智慧。但是人一生下來同時繼承了“災禍和愚昧”。《金剛經》就是想告訴我們,用什麼方法將災禍和愚昧去掉,而創造出一個空間,使得福德和智慧的寶藏能夠進入意識,同時能夠分享,因為福德和智慧的品質之一就是:你越是分享它,你就越擁有它。
佛說:須菩提乎!須彌是最大的山,是眾山之王。有人如果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須彌山王那麼多的七寶來佈施,這個人所得的福德,其福德雖然很多,可是若有人,受持這個金剛經,哪怕只有四句偈,他所得的福德和智慧,用七寶佈施的福德和智慧校量,前者的佈施福德和智慧,是百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不及一,甚至是算數譬喻所不能相比的。
福德有二種,有世間福德,有出世間福德。世間福德,從佈施得得來。有什麼因緣,就有什麼福報,這叫做有為善。得到有為善福,福德盡了還是要墮落。而出世間福德,從發掘自身佛性而來。能深入般若,得解脫自在,這叫做無盡福德。福德無盡,所以無墮落。
你的世間福德根入你的身體,你的身體跟世間福德並不是分開的,它是世間福德的一部分,你的身體是整個宇宙,它並不是某種有限的東西,你或許沒有觀察過它,但是,試著去觀察你的身體真正是在那裡結束,那裡?你認為你的身體在你面板結束的地方結束嗎?都不是,你的身體的盡頭,就是世間福德的盡頭。而那新的開始,要麼是出世間福去西方極樂,要麼是墮落在地獄!
福德如同太陽,如果那遙遠的太陽死了,很快地,你也會死在這裡,如果陽光停止來臨,你將不復在此,沒有那遙遠的太陽存在,你的身體無法存在,太陽和你以某種方式深深地關聯著,太陽一定是包含在你的身體,否則你無法存在,你是陽光的一部分。早晨的時候,你看到花朵開放,它們的開放實際上是太陽的升起;晚上的時候,它們合起來,它們的合起來實際上是太陽的下山,它們只是散開來的陽光。你存在於此,因為在遙遠的地方有太陽存在。
福德如同空氣,如果片刻沒有空氣,人將會死。你的呼吸是你的生命,如果你的呼吸是你的生命,那麼福德是你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