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巡洋艦18艘,而且格外注意控制軍艦的吃水,當時外界普遍的見解是認為法國此舉意在問鼎波羅的海。(5)
R é solue級巡洋艦即建造於這一時期,排水量1795噸,艦長50。98米(不包括艦首斜桅),寬13。34米,吃水6。48米,單軸單槳推進,主機功率400馬力,航速10節,裝備有13門160mm口徑火炮,以舷旁列炮法佈置,即將火炮佈置在軍艦兩舷,符合近代早期巡洋艦“通用旁炮,尚多而不尚巨”的法則。在當時眾多的法制巡洋艦中,這級軍艦問世較早,各項效能並不出眾,尤其是航速還比較遲緩。船政之所以會選定Résolue級作為新軍艦的母型,可能是考慮到了這級軍艦在同類中規模較小,而且火力並不弱,加之工費較省,施工更有把握。(6)
福州將軍文煜的報告送到紫禁城中的時候,船政的工程人員依據Résolue級的資料,已經在繪事院裡繪製新巡洋艦的藍圖,新設計對母型的重要缺陷做了改良,決定採用比Résolue級更大功率的蒸汽機,以提高軍艦航速,“製造輪機馬力似宜增拓”,選定功率虛數為250馬力的蒸汽機,仍透過日意格向國外定製,約定五個月內造成。由此可以看到,與母型Résolue級相比,“揚武”艦其實並不是完全的亦步亦趨照搬仿造,而是進行了大量的設計改進,以至最終問世的這艘船政第一的巡洋艦無論外觀還是效能引數都較Résolue級發生了很大的變動,甚至可以說是進步較大。從這裡也可以看到船政在經歷了數艘蒸汽炮艦的建造後,設計能力從最初的一片空白已經積累、進步到一定的水準。
新軍艦在船政船廠的排序為第七號輪船,由於最初計劃中的第七號輪船是建造150馬力“伏波”級的後續艦,因而改換成巡洋艦的新軍艦又稱為第七號改造輪船。1871年7月12日,由代理船政大臣夏獻綸主持儀式,鋪設龍骨開工建造,同時賦予了新軍艦一個極為威武的名字——“揚武”,監造工作仍由船政代總工程師法國人安樂陶負責,船政的艦船建造就此從炮艦向巡洋艦開始有益的轉變。(7)
“揚武”艦
“揚武”艦建成未久的一張照片,與水兵在艦上操練的照片為同一時期拍攝,照片左側可以看到“揚武”艦尾部的炮門。
船政第一艘巡洋艦“揚武”艦排水量1560噸,艦長達到60。8米(不包括艦首牙檣),超過了母型Résolue,艦寬11。52米,小於母型,但還是比船政的“萬年清”、“伏波”級軍艦寬闊了許多,整個船略顯短粗,目的是“取艙面空闊,則可安炮位”。“揚武”的艙深5。28米,艦首吃水4。48米,艦尾吃水5。12米,小於母型,更適宜中國港口的實際條件。
“揚武”艦的動力系統為進口裝置,全部購自英國格拉斯哥(Glasgow)工廠,包括一臺臥式二汽缸往復蒸汽機,配套兩座方形低壓鍋爐,輪機功率虛數250馬力,實數1130馬力,轉數每分鐘82轉,設計航速12節,後來軍艦航試時測得順風順潮航速超過15節,遠遠超過設計母型。(8)
徹底脫離兵商兩用巢臼的“揚武”,艦內再沒有安排任何貨艙之類的艙室,“其艙位全為機器、汽爐所佔,除住人而外,不能再裝貨物”,輪機的安裝方法也完全按照軍艦的要求,蒸汽機、鍋爐的安裝高度均嚴格控制在水線之下,以求戰時安全,“爐座、輪機僅與水面相平”。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揚武”艦煙囪的形制在中國近代軍艦中可謂獨樹一幟,採用的是特殊的升降煙囪設計,當時稱為套管型煙囪,整個煙囪分由上下共三節組成,透過內部的鉸鏈裝置起降,平時三節煙囪收縮在一起,必要時則三節煙囪全部拉起豎直,這時的外形就會顯得異常高大。(9)
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