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78·26實者,聖賢不能知性,須任耳目以定情實。其任耳目也,可知之事,思之輒決;不可知之事,待問乃解。天下之事,世間之物,可思而,愚夫能開精;不可思而知,上聖不能省。孔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註釋】
知性:據文意,當作“性知”。
“而”字下應有一“知”字。“可思而知”與“不可思而知”前後對文。開精:開悟,明白。
省(xǐng醒):明白。
引文參見《論語·衛靈公》。
【譯文】
實際上,聖賢不能天生地知道一切,必須依靠耳聽、眼看來確定事情的真象。他們使用耳目,可以知道的事,經過思考就可以理解;不能知道的事,要等到請教了別人才能理解。天下的事情,世間的萬物,可以透過思考而知道,再愚蠢的人也能明白;透過思考不能知道,即使是上聖也不能明白。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地去思考,結果沒有什麼好處,還不如去學習。”
【原文】
78·27天下事有不可知,猶結有不可解也。見說善解結,結無有不可解。結有不可解,見說不能解也。非見說不能解也,結有不可解,及其解之,用不能也。聖人知事,事無不可知。事有不可知,聖人不能知。非聖人不能知,事有不可知,及其知之,用不知也。故夫難知之事,學問所能及也;不可知之事,問之學之,不能曉也。
【註釋】
見說:據《呂氏春秋·君守》、《淮南子·說山訓》十六:“兒說之為宋王解閉結也。”則“見說”是“兒說”之誤。下同。兒(ní泥):同“倪”。姓。兒說(yuè悅):傳說是一個擅長解繩結的人。
【譯文】
天下的事物有不可知的,好比繩結有不能解開的一樣。倪說善於解繩結,繩結沒有解不開的。如果繩結有解不開的,那麼倪說也不能解開了。並不是倪說不會解繩結,而是有的繩結根本就解不開,等到他去解這種結時,因此也就解不開了。聖人知道一切事物,事物沒有什麼不能知道的。如果事物有不能知道的,那麼就是聖人也不能知道了。並不是聖人不能知道事物,而是事物有根本就不能知道的,等到聖人想去知道這種事物時,因此也就不可能知道了。所以較難知道的事物,透過學習和請教別人就能夠知道;根本不能知道的事物,即使透過學習和請教別人,仍然不能認識。
知實篇第七九
【題解】
本篇是《實知篇》的姊妹篇。文中列舉了十六個事例,進一步論述了知識來源於經驗這一基本觀點。
王充在開篇即指出:“凡論事者,違實不引效驗,則雖甘義繁說,眾不見信。”他論述:“聖人不能神而先知,先知之間,不能獨見”,並不是“空說虛言”,光憑才智加以推論,而是有事實作為依據的。接著他列舉了十六個大部分與孔子有關的事例,批駁了“聖人道無所不通,明無所不照”(《白虎通》)的觀點。為了破除聖人能先知的迷信,王充針對“倍英曰賢,萬英曰傑,萬傑曰聖”(《白虎通》)的論點,進一步引證各種事例,把聖人放到與賢人同等的地位。他指出,聖人“耳聞目見,與人無別,遭事睹物,與人無異,差賢一等爾,何以謂神而卓絕!”聖賢的區別只決定於他們學習時所付出的勞動程度的不同(聖賢可學,為勞佚殊),並非聖人的耳目有什麼超人的達視之明”,能“知人所不知之狀”。
王充雖然在本篇中提出了重視“效驗”的觀點,但他所指的“效驗”,大多是古人的傳說,古書的記載以及他個人直觀感到的某些事物,並不是指人們的社會實踐。
【原文】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