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次毒打老婆及他所愛過又要離他而去的女
人。近日離他而去的芭比莉小姐懾於這樣的威脅,終日不敢離家人半步。
“自戀性”這樣的症狀發生在現代美國人身上是不足為奇的。美國文化中追求自我解
放、祟尚自我創造的因子,因幾個世紀的動作和積澱,連同這個國家在經濟、軍事上的強
大,一起膨脹起來。冷戰結束後,美國政治戰略表象上的成功和由此而來的失落,使美國文
化的個人主義更加導向沒有根基的虛幻;導致了美國人的過分崇拜意識。個人價值異乎尋常
的高於社會價值。不受家庭束縛、免遭其它群體羈絆、不屈從於他人願望、完全自立自主的
個人被認為擁有最大限度的創造力。事業上的成功被片面地理解為完全是個人的動作。內心
的善良和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得到了固執的維護和隱匿而不是開釋。他們確信別人是無法理解
自己的,好萊塢電影裡的英雄總是單獨的。就說明了美國人這種虛幻的自我崇拜導致的道德
上的孤立。在這兒,美德成為個人的魅力,與孤立、反社會的英雄合為一體,英雄也因為徹
底拒絕加入人群,而反襯了自我道德的高尚。追求個性的獨一無二,以致使人永遠無法與社
會屬同。精神深處的孤獨迫使他們更深地走向自我的核心並把它隨意地張揚出來。這時的張
揚並非渴求理解而是釋放和渲洩,於是你便看到了殘缺的個人製造了一種由暴力、性犯罪、
同性戀、吸毒與政治、搖滾樂、環境問題、金錢至上、功利原則同構的美國社會。
“自戀性”與美國文化多年的膨脹,排斥、閹割、同化弱勢的異質文化所形成的嚴重的
西方中心論不無關係。表現在國家肌體上就是所謂的制度優越論。中國人最有體會的論調就
是現代化即西化。與西方文化中心論相同,美國及其西方盟友,由於長期以來形成的強大經
濟、政治實力,認為西方文化、價值觀念和西方物質文明才是現代化的標誌。致使許多發展
中國家或主動或被動地接受這一觀念,在自身傳統文化受到摧殘之後,在政治、經濟上處於
西方的控制之下。而亞洲的崛起,古老的東方文明與現代物質文明碰撞產生並逐漸形成的亞
洲現代經濟文化模式,無疑對於這種“自戀性”是個很好的打擊。
“自戀”的美國當然一時難以接受。正如他們自己人奈斯位元所說的:“這種接受猶如
當初接受地球是圓的這一事實一樣意義深遠。”他所說的“意義深遠”中有哪些“意義”我
不太清楚(也可能他不敢正觀),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東方文明的復興以及由此煥發出的凝
聚了幾千年的能量,對於一向自認優越的美國人乃至他們文化中濃重的“自戀情緒”帶來的
震動和衝擊是必然而且強大的。
不接受並不意味著不予理睬,接受也並不表明是真誠的握手合作,“自戀”的美國為了
能夠保證自己“自戀”下去,便開始頻頻插手亞洲事務,讓亞洲國家相互制肘,干涉這兒的
國家內政,企圖以此來延緩甚至消亡亞洲的崛起。中國必然首先成為他們的目標。
於是這又暴露出美國文化中與“自戀”相承的“極端利已主義”特性。“利己主義”本
身就不好,更何況是“極端”的。如果說“利己主義”是指盡一切可能改變一切困素使自己
獲得最大利益的話,還能讓人接受;而“極端利已主義”則含有某種要傷害別人利益的偏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