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母親很容易產下“大胖小子”, 醫學上稱為巨大兒。一些研究者認為,這種型別的糖尿病可能是胎 兒由於飢餓而尋找食物的一種“有意識”的反應,他們希望媽媽能為他們準備“一大桌可口的甜點”。
我們為什麼會得糖尿病
糖尿病的病因究竟是什麼?對此,我們還不完全明瞭。遺傳、感染、飲食和環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最終致病。儘管還充滿未知,但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那就是無論是Ⅰ型糖尿病,還是Ⅱ型 糖尿病,遺傳因素都是重要的致病因子。在遺傳因素的作用下,我 們將何去何從,謎底即將揭曉。
由於地理環境和生活習慣的不同,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的 發病情況存在巨大差異。雖然在Ⅱ型糖尿病的發病中遺傳因素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仍與生活環境密切相關。85%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都 是肥胖者。在發達國家,由於人們大量進食高熱量、低營養的垃圾食品,因此肥胖者更多,這一現象可以解釋為什麼即使人類對Ⅱ型 糖尿病普遍易感,但在發達國家中糖尿病的發病率更高。肥胖無疑是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之一,但在某些特定人群中糖尿病的發病率更是出奇的高。例如,在美國西南部的皮馬族印第安人中糖尿病的發 病率簡直就是駭人聽聞,幾乎一半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相對於世代以碳水化合物和含糖豐富的食物為主的歐洲農民,印第安人以打獵採摘為生的生活習慣可能使他們更適應於阿特金斯食譜(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產生了更為適應的代謝途徑。Ⅰ型糖尿病的發病情 況則有所不同,該類疾病在北歐後裔中更為常見。在全球範圍內芬蘭青年的糖尿病發病率最高,瑞典緊隨其後,英國和挪威並列第三。地球越往南的區域,發病率逐漸降低,在非洲、亞洲和西班牙後裔中糖尿病的發病率最低。
如果遺傳因素是一種疾病因子,那麼通常這種疾病的發病率在 某些特定人群中就會更高。這時,千萬別忘記我們前面提到的進化觀點,我們得多問個為什麼,因為這些發病情況的特殊性通常說明 導致該病的某些特點曾幫助我們的先祖在歷史上度過了難關。
如前所述,血色病能阻斷細菌對鐵元素的利用,幫助其攜帶者 免受瘟疫之災,那麼糖尿病對我們有何益處呢?為了回答這個問 題,我們將開始一次溯源之旅,而這一次的時間座標不再是百年, 而是千年。現在,讓我們穿上滑雪服,慢慢退回到冰河期。
突如其來的冰河期對人類的考驗(1)
大約50年前,研究全球氣候變化的科學家仍普遍認為,大規 模的氣候變化是逐漸進行的,氣候變化需要歷經數千年,甚至數十萬年。
當然,這並不表示科學家們不接受冰川曾覆蓋北半球的觀點, 他們只是肯定了冰川是緩慢移動的,這一過程從遠古時候就開始 了,我們只需要把冰河期開始的時間往後推移即可。其實我們大可不必擔心被超速的冰川碾碎,因為如果大規模的氣候變化將帶領我 們進入一個新的冰河期,那麼我們可以利用幾十萬年的時間做點事 情以免遭受滅頂之災。
雖然,歷史上有些人並不同意上述觀點,但是很長時間以來科學界對於這些反對意見並未給予足夠重視。安德魯·埃利科特·道 格拉斯是一名天文學家,1895年他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透過對樹木年輪的檢查,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太陽活動,即太陽黑子。儘管他自 己還一無所知,但是實際上他已經開創了一門新的學科———樹木年輪學,這種方法是透過研究年輪來推斷過去。他最早的發現之一就 是樹木年輪在寒冷或乾旱的年份較細,而在溫暖或潮溼的年份較 寬,每年形成一個年輪,依此類推。從中他發現17世紀前後曾有過一次顯著的降溫過程,持續時間長達一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