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4/4頁)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之道為何受到人們的推崇?我覺得,這是由於它反映了一種合情合理的精神,按中國儒家的看法,就是它能“致中和”,達到中正和平,而“使無事不達於和諧的境界”。

歷史經驗證明,實施中庸之道,避免過激和片面性,有助於人際關係的改善和問題的正確處理,而搞“反中庸”,“矯枉必須過正”那一套,則會給社會、給個人帶來非常不利的後果。不過,要真正實施中庸之道,也並非容易事,它非經過人們的共同努力不可。

照中國傳統說法,講中庸之道的人,在處理一般人際關係中,應該要講厚道,要具有不計較個人得失恩怨的廣闊胸懷,能夠容納各種不同意見,團結甚至是反對自己的人,一起把事情辦好。講中庸之道的人,在處理問題時,總要注意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然後經過分析研究,作出正確的處理。因而講中庸,也是講民主,反對搞“一言堂”。

講中庸,不是搞折衷,放棄原則。因為中庸之道即是“正道”、“定理”,也就是原則。講正道、講定理、講原則,就是要辨黑白,論是非。不能把事物的各方面“折衷”起來,超然於是非之外,混跡於黑白之間。

工業革命之後,人類在文化、知識方面,有驚人的進步。但在另一方面,因為民族之間、國家之間互相沖突對立,許多人遭到慘死。其實任何人都祈望能和睦相處,互相協助,過和平幸福的生活;也知道在世界各地發生的爭鬥都是不對的,卻仍不惜互相殘殺、互相仇視。

原因是什麼呢?是大家在根本上都沒有養成明確的人類觀。人類實際應有的狀態都被遺忘,才會發生互相屠殺的慘劇。中庸之道之所以被先哲們提倡,因為人性有容易偏離正軌、過猶不及的傾向。儒家灌輸給大家的觀念,都是以家、社會、國家的大義為重,自己的事才是次要的。有些人剛好相反,都是要先考慮自己的事。儒家之所以教人無視個人,可能是為了要有效活用個人的價值,才會更愛國家、愛社會、愛家庭。由此演變到犧牲個人,才是美德。這種看法或許有點極端,但若是隻愛自己,別的事我就不管,也是一種偏差。

既然自己那麼尊貴,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就得保持美好的環境,不然,就等於沒有愛自己。以此為出發點,才會產生愛自己的家、愛自己的公司、愛大家的社會精神來。所以,自愛的精神,是與愛公司、愛國家的精神相通的,任何一方都不可以偏頗。保持這種精神方面的平衡,我們現在也到了一個重要的構建和諧社會的時期。

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係不是要傷害,不是要否定,而是要互相尊重,共同提高。我們對此要多加深思,要好好地把握人的本性,不為拘泥不為偏執,尋求適度、適當的境界,這才是重要的。這也就是中庸之道的真諦。所以,真正的中庸之道,不是那種兩者相加除以二的辦法,而是以人性為主體,一面正確追求事物的本質,一面尋求前進的方法。

今日社會上許多事情,都有偏向一方的傾向,所以,一提中庸之道,便有模稜兩可之感,其實,這裡所說的“中庸之道”,是平衡智慧、中正之道,我們應給予更高的評價才是。這樣,社會國家就會變得更好,更有效率。

但願真正的中庸之道,能普遍實踐於整個社會生活中。智者都會認為,精神與物質是人類生活的一體兩面,偏廢其一,都不能達到真正的繁榮。

最新小說: nba最強球星詹姆斯哈登 夏日狂響曲 開局零幸運值?別慌我有任意門 雙城之戰:第九議員 校花別撩我,我只想打籃球! 網遊之獨步逍遙 絕世唐門之力挽狂瀾 玩三國志戰略版,分幣不充 神話再臨:我獲得了燭龍血脈 都重生了,還讓我從頭開始 一天不打仗朕就渾身難受 NBA:穿越神醫變教練帶飛姚明 鬥羅:日月雨浩,不做唐三女婿 學生議事錄 讓你當王者陪玩,竟把校花泡了? 縱橫率土從獲得神豪系統開始 網遊之劍界 鬥羅之霍雨浩知道了劇情 木葉:來自宇智波的靈魂之王 鬼滅:開局抽到了流刃若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