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總是難以從理論上服人,一有風吹草動,看似牢固的大廈就有傾覆的可能。每一新事物新情況的出現,如果你的理論解釋不通,你的權威性就要大打折扣,就很容易被人駁倒。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節 重義輕利的含義
經商就是為了求利,不能求利,就沒人去經商,這是天經地義的。在此前提下,若想證明重義輕利是重要的,是商人的第一要務,而不被人輕易駁倒,就必須解釋清楚這一點,令人信服這一點:重義輕利,不但無損於求利,更有助於求大利。
在探討商人為什麼要重義輕利之前,我們有必要先探討一下重義輕利的內容。生命乃人之最寶貴財富,死亡是熱愛生命之人的最大痛苦,富貴名譽等也是人之所欲,人之所求。人一生忙忙碌碌為了啥呢?世上還有比這兩樣東西更可寶貴的嗎?儒家說有,那就是仁義。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孟子說,(為了義)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仁義,在儒家眼裡,是無價之寶,立身之本,在它面前,一切都是第二位的。確實是以單純求利為恥,從表面上看,說它妨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仁,在前面已多次研究過。簡而言之,是指心的善良,心腸軟,心太慈。仁,存乎於心,內結於性情之中,為無形,不透過紛繁複雜的事件、艱難的抉擇、時時刻刻都在遇到的大事小情而表現出來,我們是無法考察一個人的仁心的。這仁透過事件表現於外,即為義。義的內容豐富無窮,包括了正義、道義、情義等等,幾乎無所不包。仁與義就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普遍性本身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仁作為一種心的狀態、一種性格,在靜止的狀態下是無影無形的,很難看出來。雖然會透過一種“氣質”而有所表現,但基本上沒有必然聯絡。
仁,總是要透過一系列的特殊事件表現出來。按照仁統御的心的要求,按照內結與心的仁的要求,這件事應該這麼做而自己做到了,這就是義,簡而言之,義就是指“應該的”這三個字。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該做的事,並不是所有該做的事都與義有關,只有直接間接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該做的事,才能與義相關。
惡人有惡人認為該做的事,惡人做了該做的事,就是不義;善人有善人認為該做的事,善人認為該做而未做到的事,也是不義;只有有仁心的人認為該做的事而做了,才能稱為義。
憑藉理智就能保證“自己擁有的是仁心,自己所做的是義舉”嗎?不能。這不是一個主觀的問題,這是一個性格的問題。“仁”必須從小時候開始學,向父母學,向老師學,向一切能接觸到的人學,並在這些誠實正直善良之人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自己再反覆實踐,然後才會有所得,然後懂理知義,然後方知恭、寬、信、敏、惠,然後方能修身養性。持之以長,才能將仁內結於心,內結於性情之中。至此,方算武功煉成。舉手投足之間,自顯功力,言談舉止之間,隨處皆是仁義。不必知道仁,而處處充滿仁心;不必懂得義,所行皆為義舉。隨性做去,必為有情有義、見義勇為、義薄雲天。。。。。。
重義輕利就是指在義利不可得兼的兩難情形下,重視義,重視由自己本性出發覺得應該去做的事。首先考慮的,不是是否有助於求利,而是按照善良之心的要求應該如何去做,按照正義、公道、情義的要求應該如何去做。也可以這麼說,重義輕利就是首先重視作為一個人該做的事而輕視作為一個商人該做的事、該求的利。就是先做人,後做事;先做人,後求利。先做人後求利,就是不把員工當成僱傭來的只會說話的勞動工具,而是有血有肉有愛恨情仇有是非觀有尊嚴有虛榮心的自然人;就是無論對誰,都能重信守諾、誠實、公正;就是將友誼之情、兄弟之情、家人之情放在首位,知恩圖報,不賣友求榮,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