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 (第3/4頁)

僧和孫悟空居然在日本某電視劇中談起了戀愛;《三國演義》則更倒黴,被眾多情色動漫和黃色遊戲拿去當素材不說,在即將推出的電遊《戀姬無雙》裡,乾脆從劉備關羽張飛到孫權曹操董卓,統統被塑造成風騷女子的形象。這樣的惡搞激起了許多人的不滿和憤怒,有些人士打算向日本方面提出嚴正交涉,希望他們停止“糟蹋中國古典名著”;有些人則認為這類現象表現了日本人對華一貫的惡意,“否則他們何以不惡搞自己的《源氏物語》?”;另一些人則呼籲抵制日本廠商參與諸如《關公》等涉及中國古典名著動畫片的製作,甚至“以毒攻毒”,反過來惡搞日本名著。

事情到底是怎樣的原委?面對日本人的惡搞我們究竟該怎樣做,才是對古典名著最大的尊重和最好的保護。

惡搞一詞正起源於日本,原詞“KUSO”意即“糞便”,在惡搞者看來,KUSO不是簡單的搞惡,而是對偶像和經典情節的顛覆、重構,是透過對人們耳熟能詳的人物、事件重新演繹、重新解釋或重新安排命運,以達到吸引和感染讀者、觀眾的目的。

正因如此,惡搞的物件必然是經典、名著、名人、熱點,是大眾本已熟知和感興趣的東西,如果不拿這些當惡搞的物件,就產生不了預期的效果。正如一些惡搞者常舉的例子,惡搞人添小鬍子的畫筆必然伸向《蒙那麗莎》而不是一幅普通的仕女畫,因為非如此則不足以引起關注。

由於日本文化產業極其發達,而本土素材遠遠不能滿足其龐大的需求,加上文化產業面向全球市場,所以他們的動漫、遊戲、音像製品,常常需要從其它國家的文化中汲取素材,從格林童話到愛爾蘭民間傳說,從美國牛仔到希臘神話,從上古傳奇到科幻故事,都是日本文化產品中非常常見的主題,如著名的光榮遊戲,就採用了大量中國、西歐和美國的背景劇本和人物,甚至被尊為經典的日本嚴肅電影也不能免訴,如黑澤明的力作《亂》就剝取了莎翁《李爾王》的故事框架。

前面說過,惡搞的物件是經典和熱點,最常見的惡搞恰是針對市場熱賣的主流文化產品,因為這些產品的情節和人物耳熟能詳,關注面廣,惡搞起來看客好懂好記好笑,很容易一炮走紅,既然主流產品的主題經常是外國名著經典,以它們為物件的惡搞類產品自然概莫能外。

正因為惡搞的一定是經典的、流行的,所以他們的“受害者”遠不止於中國古典名著:希臘羅馬史詩裡的神仙被惡搞成情色動漫遊戲主角固然司空見慣,日本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也不能倖免:據說私生活嚴肅的戰國“軍神”上杉謙信被塑造成美少女已不是一回兩回,大名鼎鼎的織田信長同樣免不了被GALGAME公司的最新遊戲歪曲成猥褻男甚至魔人。至於《源氏物語》不受青睞,恰是因為它原本就有大量曖mei描寫,讓惡搞眾失去了“想象和創作的空間”。

日本動漫瞄準中國名著歷史悠久,動漫大師手冢治虫在50年代就推出過《我的孫悟空》,其被惡搞眾屢屢盯上自然事出有因。事實上這些惡搞眾通常只是借用名著中某些人物的名字或故事結構,而非真的在演繹名著,正如某些日本評論家所稱,遊戲裡的美少女上杉謙信並非歷史人物,而只是“碰巧在遊戲世界裡誕生的同名人物”而已,同樣,情色遊戲裡的林黛玉形象固然與紅樓夢裡大相徑庭,但整個情色遊戲又何嘗真的在“還原紅樓世界”呢?

惡搞在日本大行其道是有其特定原因的。日本動漫產業是一個龐大的金字塔架構,大量免費、廉價動漫雜誌是金字塔的塔基,這些雜誌的稿源來自於廣大動漫迷和業餘作家,其創作的重要靈感來源,正是對名著和流行作品的再演繹、再創作。事實上,許多人內心都有不滿原作品故事情節或人物命運,希望自己親手改變這一切,或乾脆親身替代主人公投入情節之中的衝動,這都導

最新小說: 遊戲女尊 一天一模擬,硬控亂世一百年 穿越00後動漫融合的世界 網遊:從被逼女裝到自願女裝 請叫我腐爛 網遊之大陸征服 SAN值歸零後我成了高危BUG 寶可夢真實 畫渣又怎樣?我靠神筆一路躺贏 文明:從不死族到太空死靈 我不是賤聖 我成了二週目BOSS 王者:執掌AG,我是抽卡冠軍! 開局選擇亡靈:我有ss級天賦 虛空拼圖 高達SEED之最後的歸宿 召喚萬界軍團 業餘裡踢出來的國足超級後衛 DNF:求你別搞事,我們真服了 注視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