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萬年至公元前4000年)等各史前時期的許多遺址。這些發現表明農業和畜牧業起源於雨量充沛的山地和高地邊緣,而文明的產生則首先發生在利用人工灌溉開展大規模農業生產的河流平原地帶。
雖然我們現在對兩河流域文明有了較深刻和準確的瞭解,兩河流域的考古發掘和文明研究的工作仍在不斷前進,從陶魯斯山到波斯灣,仍有的6000多個遺址土丘等待著各國考古工作者和文獻研究者發掘研究。目前,在東亞,只有日本參加了兩河流域的國際考古發掘。我們中國的考古界由於種種原因和條件的限制,至今未曾顧及兩河流域古代文明的遺址。但是,現在中國有了自己的能讀懂各種語言楔形文字的學者,在21世紀,作為經濟、文化、政治大國和文明古國的中國一定會在國際兩河流域的文明研究和考古發掘領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想看書來
二 古代蘇美爾和阿卡德文明產生的環境背景(1)
希臘語“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意為“河流之間的土地”,是古代希臘人及其繼承人羅馬人對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地區的稱呼。這一地區包括現代伊拉克的全境和敘利亞、土耳其與其相連的部分。我國學術界一般意譯為“兩河流域”,或音譯為美索不達米亞(建議統一使用“兩河流域”一詞)。發源於土耳其境內亞美尼亞高原的幼發拉底河(全長2600公里)和底格里斯河(全長1850公里),由西北流向東南的波斯灣(古時分別流入海,現匯合為*河入海)。在古代西亞,兩河流經的狹長平原河谷地帶成為西亞新月形文明地帶的東翼(西翼是敘利亞、腓尼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它的西面斜邊和敘利亞及*沙漠為鄰,東面斜邊以札格羅斯山脈為屏障分隔伊朗高原,北面的陶魯斯山脈和亞美尼亞高原形成它與小亞細亞細亞半島的天然邊境,南面瀕臨波斯灣。無論在地理上和歷史上,伊朗境內的卡閏河和凱爾哈河(古稱烏克奴河和烏拉亞河)形成的“小兩河流域”與兩河流域的南部低地平原和底格里斯河下游東岸地帶都有緊密的聯絡。從文明發展看,這古代稱為 “埃蘭”的地區屬於兩河流域文明。然而,從埃蘭自己特有的地理和文化體系以及它與其身後伊朗高原上各民族的親密關係來考慮,埃蘭文明只能作為兩河流域的一個兄弟文明。兩河流域和埃蘭最南端瀕臨波斯灣的地區是廣闊的沼澤和葦塘地帶,從古代起,被壓迫的和戰亂所殃及的人民就經常進入這一地區避難。
兩河流域的中下游是平坦的沖積土地,巴格達與波斯灣沿岸兩河入海口的海拔高度僅相差10米。緩慢流動的河水帶來大量的沉澱使河床升高,河水經常漫過河堤甚至改變河道。由於乾旱炎熱的氣候——巴格達7、8月平均氣溫34攝氏度(南部地區最高可達50攝氏度), 12、1月平均為11攝氏度;絕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下(南部地區在200毫米以下)。土壤幹而堅硬,一年中有8個月不適合農作物生長。因此,用兩河的河水進行人工灌溉成為兩河文明誕生的關鍵和發展農牧業生產的命脈。奇怪的是,公元前1萬年左右在兩河流域雨水豐沛的地區及其邊緣多丘陵地帶出現了農業生產的萌芽,但沒有最終發展為文明;在自然環境惡劣但人工渠網密結的兩河流域地區卻開出了大規模生產的花朵並結成了它的豐碩成果——世界上最早的古代文明。然而,幾千年來,由於氾濫的河水把鹽分帶入土壤,又沒有人工將過多的鹽分排洩出去,這樣的惡性迴圈造成鹽鹼地不斷增加。昔日繁榮的古代農業城鎮絕大部分淪為了沙漠中的土丘。
在兩河流域北部,幼發拉底河東岸有兩條大支流——巴里赫河和哈布林河,由北向南注入主河道。哈布林河上游有許多小支流,形成一個三角形的河網地區,而且這一地區冬季降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