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不同的心理狀態導致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其二,這是一種自信的心理狀態。在這種心理狀態下,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對自己能夠勝任的事有充分的信心。對自己還不完全勝任的事雖然信心不足,但也不會自卑,相信透過努力也有做到的可能,敢於去嘗試。嘗試一旦成功,使自己更加自信。即使不成功,也不會從此一蹶不振,只是進一步摸清自己的底數,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知道自己透過努力也能做到原來以為做不到的事,同樣增強自信心。而在不自信的心理狀態之下,對自己總是缺乏信心,認為自己這也做不成,那也做不成,從而什麼事情都不敢涉足。越是如此,就越是對自己心裡沒底,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結果就什麼事情也做不成。
其三,這是一種寬容的心理狀態。擁有這種心理狀態的人,對別人總是能夠抱以寬厚、容忍的態度。對別人不苛求,用平常心看待他人缺點。自己有缺點,也允許別人有缺點,不因別人有缺點就看不到人家的優點。對其他人能夠多看長處,多看主流,而不是總是對別人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當別人無意間傷害了自己的時候,能夠以寬廣的胸懷付之一笑,不記仇,不結怨。在與他人發生利益衝突的時候,不為一點小事斤斤計較,樂於吃虧,主動忍讓。遇到各方面強於自己的人時不嫉妒,遇到各方面不如自己的人時不狂傲,在與人相處中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其四,這是一種靈活開放的心理狀態。擁有這種心理狀態的人不固執己見,不封閉自己,不拒絕交流。開放自己心扉,主動地去和別人交流思想,探討是非,是一種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透過溝通交流,吸收他人長處,彌補自己不足,使自己得到充實提高。而把自己封閉起來,拒絕與人溝通交流,便無從看到和學來別人身上的長處,個人內心深處的心理問題也無法在與別人的溝通與交流中得到排解,很容易形成自閉症、孤獨症等心理疾病。
第二,具有平和穩定的心理狀態和較強的適應能力、應變能力。
良好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對於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是不可缺少的。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其心理狀態應該是平和穩定的,對外部世界具有較強適應能力。即使在外部條件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平和穩定,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不會因外部條件的變化引起心理狀態的大起大落。對於一般人來說,在穩定的外部環境下,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並不難。但是在外部條件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特別是在外部條件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能否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就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了。外部環境越是多變,就越是對心理素質的考驗。外部環境的變化越大,對心理素質的考驗就越是嚴峻。不少人因為環境變了,情況變了,心理狀態馬上就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久久不能適應,甚至心理狀態馬上出現重大變化,經不起環境變化的考驗。這就不能算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第三,具有較強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
自我心理調節能力是在心理上出現問題後的自我修復能力,是出現心理問題後,在短時間之內就能恢復到原來狀態的一種能力。在很多情況下,心理上出現一些不利因素是很正常的。心理素質比較好的人,具有較強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能夠很快地克服短暫出現的各種不利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這種良好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一是表現在自己的心理狀態不受外部條件變化的左右,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在外部環境的高強度刺激下都能夠保持自己原有的正常心態,冷靜面對,做到寵辱不驚。二是在心理狀態一旦出現問題後,能夠及時主動察覺,並依靠自己的力量調整心態,使自己的心態在短時間內回覆到良好狀態。有的人雖然未能及時主動察覺出現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