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府第,離皇城近,多是官員聚集地。象宋九這樣,將府邸選擇在東南角,幾乎沒有一人。
宋九淡淡說道:“陛下,雖臣為官,可做人最好不要忘本,況且這裡畢竟是臣長大的地方。”
“做人不能忘本,說得好啊。”趙匡義嘆息道。這數年來他大肆提撥進士,特別是糊名制度,讓許多寒門學子考中進士,又進入仕途。有的表現好,可有的忘本了,貪起來比誰都厲害。
趙匡義留下來吃晚飯。
不是宋家晚飯比皇宮裡更美味,趙匡胤生活儉樸,趙匡義卻沒那麼摳門。
它僅是一種象徵。
第二天李穆進入翰林院,原來趙匡義準備讓他重新為中書舍人的,但考慮到趙普心胸狹隘,必然會繼續打壓李穆,因此改了任命。
進入翰林院也未必平安,現在幾個翰林學士李昉、扈蒙他們,宋九懷疑也先後投靠了趙普。
但這是一種象徵,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李穆重新起用,某些時候就能讓趙匡義收一收,趙匡義一收,趙普就不大好繼續施辣手,打壓他看不順眼的人……
然而接下來他聽到一條晴天霹靂般的訊息,李繼捧入朝。(未完待續。。)
第三百六十九章 拓跋
趙匡胤登基後,所做的最大變動就是三分兵權,三分相權。
兵權分為西府,三衙與地方三部分,很難說它是好是壞,若說它壞,縱觀宋明,幾乎看不到蕃王與重將起兵謀反之類的事件。雖有,卻無法使國家陷入南北朝唐朝時的那種混亂局面。
但說它好,無論是宋或明,除了極少數時刻,幾乎看不到漢唐那種雄威。
因此好處有,壞處也不少,若往深處想,例如就是將不知兵,兵不知將,主將對部下都不熟悉了,這個仗能打好麼?
宋九針對這個局面,在趙匡義徹底將節度使權利拿下時,做了有爭議的改革。
先是將禁兵由城市向鄉村轉移,當時是很麻煩,然而長遠看,這是頗有積極意義的一次變革。
養兵成本下降,士兵養家餬口成本也下降,離開京城的繁華與浮華,士兵會更樸實,那麼戰鬥力會提高。
到了邊境是屯田,在家也是屯田,生活習慣變動不大,那麼就可以延長輪戍時間。透過分批輪戍,至少留守邊境的主將會了解部分將士情況,便於指揮。
宋朝才開始執行時,出現了一些混亂與爭議,許多兵士將營田租給百姓。實際史上宋朝營田規模也不小,然而同樣在犯這個毛病。這不僅是兵士懶散,他們是京城人氏,又哪裡會種田?然而一旦七八成兵士轉為農村兵,就不會出現這個局面。邊境多閒田。只要耕種起來,往往邊境就可以實現糧草自給自足,這又節約了大量成本。
實際那次改革就是對趙匡胤三分兵權的良好修正。
只要繼續執行下去。宋朝以後困於冗兵冗費的情況就會得到大幅度改善。
但在三分相位上,宋九卻做了倒退性的變革。
趙匡胤用東西兩府與三司三分相權,利於集權,減少權臣誤國篡國的可能。
然而趙匡胤也意識到有種種不便之處,因此這個三分相權執行得十分模糊。
一直到宋九歸來時,實際主要權利還是在中書。
宋九將東西兩府權責分得清清楚楚,互不干涉。那麼西府有軍權,卻沒有行政權,更沒有財權。三司有財權,卻沒有行政權與軍權,東府有行政權卻沒有軍權與財權。甚至西府有軍權,卻無掌兵權。更無財力支援。那麼皇帝手中的權利就可以加強。
趙匡義在軍事上是跛腳鴨,看不到它的弊端,只看到它利於君王將權利集中,於是高興地預設了宋九的做法。
實際它們能分得清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