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心或者眼紅什麼的,都經歷過牛棚那些年了,人也上了年紀了,外語系就這一個小年輕,給個機會又怎麼樣。
專心地把教材錄音工作給做好。
他們的錄音工作做的挺順利,磁帶效果錄得可以,還做了備份,恰好有兩臺錄音機。
等弄好之後,這錄音機就提到外語系英語專業學生的課堂上了,聽到裡面的聲音,這下子學生們也知道那天廣播意外播放出來的聲音是為了什麼事。
學生們還挺激動也挺感動的,沒想到學校這麼關心照顧他們,為了他們更好學英語都額外花時間花心思來給他們教材錄音,錄音效果還那麼好,尤其是姜老師簡直跟外國人說英文一模一樣了,不知道的還真以為這錄音有外國人參與錄製。
以前跟姜可可同個宿舍的趙欣雅等人也聽到了這錄音,不過心底卻生不出什麼嫉妒只有羨慕,覺得她很厲害了,跟傳奇人物似的,一下子從學生變成老師,還能跟教授們一塊兒給教材錄音,已經跟她們不是一個級別的,眼紅嫉妒不來,反倒想更努力學習,爭取也跟她一樣變得優秀。
就是趙欣雅也生不起嫉妒的心思,都搬出去了,不在眼前,又不是一個級別,哪能升起嫉妒的心思。她現在是慶幸自己沒被姜可可教到,不然多尷尬啊。
姜可可也不知道她們這些心思,她從宿舍搬出來後就很少跟舍友見面,畢竟上課和工作時間不一樣。不過她倒是還跟夏圓保持友好的關係,上學期在宿舍她跟夏圓處的不錯,偶爾也有一些課跑到一塊去上,還能說說話。
但是也不頻繁,隨之時間的推移,等姜可可不去蹭一些系老師的課程了,估計就很難再跟夏圓有其他交集。
姜可可也知道這是必然現象,就像她在後世,一開始的時候還能跟舍友出去玩什麼的,但是後來舍友為工作打拼的打拼,為家庭忙碌的忙碌,就她一個人全職在家做作者畫手,工作內容和時間都不一樣,很難湊得出來,即使湊出來話題也很難聊到一塊去。
時間總是會替你篩選同行的物件的,有的是過客,有的是夥伴,每個階段都是經歷。
而自從英語專業的學生髮現聽教材錄音更能訓練聽力的時候,有些家庭條件比較好或者說家裡有錄音機的學生,就跟姜可可借了磁帶去複製一份。
市場上有賣空白磁帶,一塊兩塊九毛錢,也不用票,因為這東西用的人其實不多,畢竟普通家庭的多,是買不起一臺錄音機。
現在市面上錄音機很少,有也賣的很貴,像國產的葵花牌、熊貓牌什麼的一臺最低就要五六百塊,還要票。而友誼商店要外匯券不說,賣的外國牌子更貴,得一千兩千。
華國的錄音機成本還沒降下去,也沒大面積生產,更不是改革開放,所以要見到小年輕穿喇叭褲戴著□□鏡扛著錄音機跳迪斯科也得到了八十年代,那個時候改革開放兩年了,富裕家庭要多了,也有能力置辦貴一點的家電。
像到了八十年代,結婚可不止三大件了,手錶、收音機、縫紉機、腳踏車之外,還有錄音機、黑白電視機/彩電、冰箱、電風扇。
那是華國小家電繁榮時候,眼下還不行呢,春風還沒吹起呢。
不過英語專業的還真是有家庭比較富裕的,能主動報英語專業的學生,除了個人興趣,也跟家庭出身多少有些關係,比如有華僑或者什麼的。
就姜可可班上跟她借磁帶的就有十來個人,別的老師班級上也有。
他們商量了一下可以借,不過把人集中起來統一錄製,免得弄壞了,空白磁帶是可以反覆錄音了,萬一使用錯誤不小心把原先的錄音弄混了或者覆蓋刪除了就麻煩了,備份不多,重錄也勞師動眾。
除了教材錄音之外,姜可可也倡導同學們建立英語角,每天或者每週固定一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