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3/4頁)

當然要謹小慎微,防患於未然,但是對於黨的事業、人民的事業,卻要勇往直前,義無反顧。每個領導幹部,都要用遠大理想、宏偉事業等來激勵自己;要有不同於一般老百姓的事業心、責任感,在其位謀其政;為黨幹事,為人民幹事,幹得越多越好。每個領導幹部都要加強理論學習,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積極進取,向優秀領導幹部學習,自覺地培養浩然正氣,抵制歪風邪氣,永葆共產黨人和人民公僕的本色。如果每一個領導幹部都能這樣自勵,我們的事業就大有希望。

自重、自省、自警、自勵,都是強調本身的自覺,自我的要求,自我的力量。從這個角度來說,“慎獨”是對“四自”的最精闢概括,是“四自”的核心。能否做到“四自”,“慎獨”是關鍵。慎獨二字,顧名思義,慎其獨者也。《禮記•中庸》上說:“莫見乎隱,其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者也。”《禮記•大學》中說:“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也是說在獨居獨處的時候能“獨處不愧影,獨寢不愧衾”。有意思的是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也提出類似的主張,他說:“不論在別人跟前,或者自己單獨的時候,都不要做一點卑劣的事情,最要緊的是自尊。”慎獨,《辭海》解釋為:在一個人獨處時也謹慎不苟。鄭玄註解為:“慎獨者,慎其閒居之所為。”《韓非子•定法》中曰:“賞存乎慎法”,意思是說要嘉賞那些謹慎守法的人。慎獨深受歷代聖賢之關注,當今的黨員幹部更應有慎獨之功。慎獨雖然是古人提出來的,但並沒有因時代的更迭變遷而失去現實意義,因為它是懸掛在心頭的警鐘,是阻止陷進深淵的一道屏障,是提升自身修養走向完美的一座殿堂,講的就是在沒人監督的時候,自己的所做所為才能最為真實地反映一個人的情況。慎獨作為一種道德修養的方法,最早出現於《禮記•中庸》篇。近代,劉少奇同志曾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書中,對慎獨作了更通俗的解釋。他說,一個人在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時,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而不做壞事,這就叫慎獨。星移斗轉,日久天長,慎獨成為一種美德,一種精神在傳播、弘揚。慎獨在當今已成為一個專用名詞,人們都喜用慎獨作為座右銘,其內涵已廣為人知,但其內容卻與人們以往的理解大相徑庭,所以人們往往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詮釋和說明。慎獨是一種修養,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種自我挑戰與監督。柳下惠坐懷不亂,曾參守節辭賜,蕭何慎獨成大事。東漢楊震的“四知”箴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慎獨拒禮;三國時劉備的“勿以惡小而為主,勿以善小而不為”。范仲淹食粥心安,宋人袁採“處世當無愧於心”,李幼廉不為美色金錢所動。元代許衡不食無主之梨,“梨雖無主,我心有主”;清代林則徐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葉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曾國藩的“日課四條”:慎獨、主敬、求仁、習勞,其所謂慎獨則心泰,主敬則身強。以上種種,無一不是慎獨自律、道德完善的體現。古往今來,慎獨境界者不乏其人。詩人陸游,一生都專誠、專注於愛國的情操,恪守抵抗侵略、重振王朝的信念,寫出了大量具有愛國主義豪情的詩篇。早年“戰死士所有,恥復守妻孥”的壯歌,中年“報國計安出,滅胡心未休”,晚年“一聞戰鼓意氣生,猶解為國平燕趙”。這就是一位愛國者的慎獨心志。此心志,一生恪守,至死方休,可歌可泣!慎獨是一種情操,慎獨是一種修養,慎獨是一種自律,慎獨是一種坦蕩。“吾日三省吾身”,即是慎獨的工夫。三省其身,即面對自己,澄清自己的內部生命,純粹是為己之學。魯迅曾說:“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和更無情的是解剖我自己”。

要做到慎獨也實有難處。

最新小說: 我!開局三個天賦 技能太多了 全民領主:地精弱?那就建奇觀! SS級天賦,代價是變成女生? 領主:我願建立一方樂土 你為什麼不打籃球? 雙職業,無限重置,閣下如何應對 第四天災:玩家對抗玩的就是真實 足球教練,我選擇國足 分身都是樂子人,他信了他信了! 全民巨魚求生:我能聽到巨魚心聲 綻放於冬 網遊三國:從南海開始,虎視天下 網遊:金色天賦用來打金怎麼樣? 求生試煉:從貓女開始進化 1984,我在公牛隊當老闆 斬神:纓子請自重,你別亂來呀! 傳說時代 我太想重生了 武道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