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神的祭祀,是從天子一直到平民都要舉行的。《尚書》說:“於是對上帝進行‘類’祭,又祭祀天地四方,祭祀山川,遍祭群神。”
【原文】
77·2《禮》曰:“有虞氏禘黃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亦禘黃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禘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燔柴於大壇,祭天也;瘞埋於大折,祭地也,用騂犢。埋少牢於大昭,祭時也(11);相近於坎壇(12),祭寒暑也;王宮(13),祭日也;夜明(14),祭月也;幽宗(15),祭星也;雩宗(16),祭水旱也;四坎壇(17),祭四方也。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18),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19)。諸侯在其地則祭,亡其地則不祭(20)。”此皆法度之祀,禮之常制也。
【註釋】
有虞氏:指舜的時代。禘(dì帝):古代祭名。君王祭祀他所追尊的始祖以前的遠祖就稱為“禘”。郊:古代君王祭天時配以祖先叫“郊”,這裡泛指配祭。嚳(kù庫):傳說是堯的父親。祖:始祖廟,這裡指祭祀始祖。宗:宗廟,其尊貴地位僅次於始祖廟。祖顓頊而宗堯:傳說顓頊是舜的六世祖,所以舜時把顓頊作為始祖來祭祀而以堯配祭。
冥:傳說是商朝的祖先,契的後代。
契:參見3·2注。
稷:后稷。參見1·3注。
文王:周文王。武王:周武王。
燔柴:祭天時舉行的一種儀式。壇:築土為臺,用於祭祀。大壇:同“太壇”,君王祭天的地方。
瘞(yì義)埋:指把祭品埋於地下。大折:同“太折”,君王祭地的地方。騂(xīn心)犢:毛色純赤的小牛。
(10)少牢:古代祭祀時三牲(牛、羊、豬)俱全(或單用牛)稱“太牢”,只用羊和豬(或單用羊)稱“少牢”。大昭:同“太昭”,君王祭祀四時的地方。
(11)時:指春、夏、秋、冬四時。
(12)相近:據《禮記·祭法》鄭玄注,“相近”應是“禳祈”之誤。禳祈是求神消災降福之意。坎:挖地為坑穴,用於祭祀。
(13)王宮:古代帝王祭日的壇。《禮記·祭法》鄭玄注:“王宮,日壇。王,君也;日稱君。宮、壇,營域也。”
(14)夜明:古代帝王祭月的壇。
(15)宗:據遞修本應為“。。”。下文“雩宗”的“宗”字同此。。。(yǒng永):古代一種禳災的祭祀。幽。。:古代帝王祭星的壇。
(16)雩(yú魚):求雨的祭祀。雩。。:古代帝王祭水旱的壇。
(17)四坎壇:東、南、西、北四方各設一坎一罈,合稱“四坎壇”。古代帝王祭四方的壇。
(18)見:同“現”。
(19)有天下者:統治天下的人,即帝王。
(20)引文參見《禮記·祭法》。
【譯文】
《禮記》說:“舜時把黃帝作為遠祖來祭祀而以帝嚳配祭,把顓頊作為始祖來祭祀而以堯配祭;夏朝也把黃帝作為遠祖來祭祀而以鯀配祭,把顓頊作為始祖來祭祀而以禹配祭;商朝把帝嚳作為遠祖來祭祀而以冥配祭,把契作為始祖來祭祀而以湯配祭;周朝把帝嚳作為遠祖來祭祀而以稷配祭,把文王作為始祖來祭祀而以武王配祭。在大壇上燒柴以祭天,在大折下埋祭品以祭地,祭天地都用純赤色的小牛作為犧牲。埋少牢在大昭下以祭四時;在坎壇禳祈以祭寒暑;在王宮祭日:在夜明祭月,在幽。。祭星,在雩。。祭水旱,在四坎壇祭四方。山林、川穀、丘陵能生出雲,產生風雨,出現怪物,都稱為神。統治天下的帝王祭祀百神。諸侯擁有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