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打定了主意的李守漢,不再同兒子糾結開封放棄、天津撤兵之事,開始有說有笑的同部下們談笑起來。
數十艘大海船,便沿著渤海灣南下,直奔登州、膠州等地,準備在膠州灣登陸後,請主公寬坐數日,一者休整一番,二者可以看看這登萊、山東的夏糧收穫情景。
不過,李守漢這裡可以賞心悅目的看景色,朝廷則是被又一個耳光打得眼冒金星。(未完待續)
正文 第六百二十一章 耳光響亮(下)
“河南明為朝廷之地,其實為賊匪之窩,河南之民,親賊不親官,助寇不助軍。官軍行至河南,音信不通,糧草難徵,而賊則耳聰目明,糧草充沛。此其源,皆未行新政之故。故宜仿山東之成例,先查通賊之官紳,後推減租減息與官紳一體納糧。”
類似的話,在羅談二位總兵給崇禎的題本之中,李華宇寫給兵部和內閣關於撤離開封的奏報之中都出現過。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河南已經沒有了官軍存身的基礎了。老百姓不拿官軍當成朝廷的軍隊,更不要說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了。不去找農民軍通風報信就算是對得起你了!歸根結底,就是河南依舊不曾推行新政的緣故。
這些題本上去之後,若是說朝廷沒有反應那是瞎話。皇帝的聖旨很快就下來了。著令河南地方官員在河南府、歸德府、開封府等處推行新政,執行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制度,可是,這群朝廷大員們純粹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此時節,上述地區都被李自成所控制,不錯,朝廷的新政正在緩慢的被推行著,可是,推行這些制度的卻不是大明官吏,而是李自成的手下!這些事我們暫且不表。
至於說鄰近的省份山東和更加遙遠些的登萊,又是一副什麼情景呢?
從萊州灣登岸之後,李守漢看到的便是一片片金黃色的麥田,在陣陣暑熱的南風吹動下,搖動著陣陣麥浪,令人賞心悅目。
沿著萊州的官道向兩側望去,極目力之所及,方圓數十里都是一片片的麥田。不時的有農人在田間勞作。
一粒精心挑選出的小麥麥種。經歷了播種、出苗、分櫱、越冬、返青、起身、拔節、挑旗、抽穗、開花、灌漿、成熟,等諸多環節,在沃土中生長了240天。終於到了收穫的季節。
從那些面色黧黑,粗手大腳的農人臉上的神色。李守漢不問便知,今年的收成應該不錯,甚至會是這些一輩子與土地莊稼打交道的人們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好收成。
其實,整個登萊三府,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膠東地區,沿著膠濟鐵路一直到濟南,然後從南到北,整個山東都是國內的棉賣產區。特別是膠東的高密地區。這裡不光是有紅高粱,高密小麥的品質更好,為公認的“黃金優麥區”,在民間素有“東北米,高密麥(面)”之說。
不過,這大片大片的麥田,畝產就有點讓人垂頭喪氣了。
隨同李守漢南下的幾名官員,將高密縣的官員找來,當然肯定不是現在在縣城裡的知縣大人了。而是在青殺口地方的工作隊隊長。
“這些田土,一畝地能夠打多少麥子?”
那隊長雖然不認識李家父子。但是從如同眾星捧月一般的諸多護衛等跡象一望便知,這絕對是大人物:“上田一畝可以到二百斤左右,下田在一百斤上下!”
這話一出。頓時讓李守漢有些瞠目結舌。他為了山東各地的田莊,可謂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和代價。從各種熟鐵打造的農具,到鼓勵農民積肥,為了把日照變成自家的棉花主產區,甚至不惜血本的從琉球運輸鳥糞過來。
結果,就是這樣的畝產?說好的畝產幾百斤呢?說好的畝產幾石小麥呢?怎麼什麼事情一到我這裡,就成了這樣?
(其實,這也是網文看多了的嚴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