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旁還有兩三塊大紅石,池內滿生青苔,青苔下有時蛙聲鼓鼓,亦一景也。春季因無井水,同學以面盆取池水置之床下,晨起去其上面之青苔,下面之泥土,中間之水用以洗臉。水池旁有廣場,為學生聚會之處,北有升旗臺,臺後即大圖書館,可容六七百人,黑木大桌,長板凳,每至考試,天不黑同學便擁在門外等開門,尤其到了晚七時開門前,同學更多,門一開蜂擁而入,大門時被擠壞,蓋參考書不多先到者先借,後到者只有嘆氣而已。且座位有限,搶不到只好去茶館,斯亦泡茶原因之一也。再北有小水溝,溝北有大飯廳二棟,有桌無凳,八寶飯立而啜之,亦不以為苦。想吃飽必須早到,否則只好聞餘味而已。然從無因為爭食而生糾紛也。廣場東有一小徑,徑東牆內為教室,小徑通東北區,亦有教室六棟,圖書館瓦頂有門有窗,稍具規模,教室則土壁鐵皮頂,每遇驟雨則錚鏗有聲。
出新校舍,越環城馬路,進門即為南區。圍以土板牆。南區整個屬於理學院,另外有校醫室,鐵皮頂土板牆,但有門有窗,校醫室外面為生物系實驗場所。高崇熙教授改良培植的劍蘭,美而豔,有時盛開其間,為整個南區增色不少。出便門數十武,進城牆缺口西南行為昆中北院。
北院位於昆明城內,面臨文林街,據云為李鴻章祠堂,由文林街進大門有大殿,懸金底黑字“乾坤正氣”匾額一方,因而被校方名此殿為“乾坤正氣”大型教室也。另一大型教室為“昆北南食堂”。再進為一運動場,場邊有二層樓,原有單身教授宿舍,後改助教宿舍。宿舍與*場間有矮牆相隔,宿舍之東有小徑,路邊荒草沒脛,亂石成堆,循小徑東北行,有磚造教室數間,尚稱整潔,出北院大門,越文林街為南院。
南院在文林街之南,與北院相對,本為高年級同學宿舍,*三十年後改為女生宿舍,男同學非經許可,休想越雷池一步也。進門有小型*場,原有大教室二間,其一為“南天一柱”,本一大殿,有匾題曰“南天一柱”,因以為名焉,廿九年夏日機肆虐,去其屋頂之北半。“昆南閱覽室”亦大教室也。*三十年後南院改為女生宿舍,男同學可望而不可及矣。
聯大的教授清苦的生活,必令你不敢相信,*二十九年至三十年因避日機轟炸,散居各處,他們每天到校上課,至少要走20里路,根據吳大猷教授的憶述:“累不必說了。皮鞋走石子鋪的路一天來回20裡,不幾天便要打掌。更苦的是襪子。那時我有一條黃卡基布的褲子,膝蓋都補上大膏藥或補釘,在學校裡有些人穿的會好些,但不管誰穿什麼,也沒有人覺得奇怪。”
“我買菜煮飯倒不很怕,最生氣的是生不著炭風爐。我知道生火的方法,但實行時有時不靈,有時將未燃的炭放在鄰居的火上,等燒紅了再拿回自己的爐上。早上有課時,我便提了菜籃和一把秤,帶到課堂的黑板下,等下了課再買菜回家,有一天好容易買了兩條鯽魚,拿回來放在小院子水缸前,正要洗它,入房裡不過幾秒鐘,出來時已少了一條魚,一看便見一隻烏鴉銜了一條魚飛上房頂了。雖然說,能被烏鴉銜上房頂的魚大不到那裡去,但正因為魚不大,兩條丟了一條,是很慘的事。”
*二十七年學生貸金每月7元尚有雞蛋可吃,每星期可打牙祭有雞有肉,三十七年貸金已到200元,到了*三十三年貸金漲到1000元,食有八寶飯、老菜葉、毛皮肉,早上稀飯兩大桶,花生及鹹菜一小盤,午晚四盤菜兩桶湯,米由政府配給,砂石稗子糠雜其中,米色紅故曰八寶飯,買菜在下午3時之後菜市將散未散之時,殘菜剩肉,囊括而歸,故菜為老菜葉、豬皮帶毛。早上校門前一列長攤的雞蛋餅和油條豆漿,文林街小吃館的米線餌,給了很多的誘惑,但非人人可享。老教授負米數十里外,氣竭而不怨,豆牙菜煮豆腐,一家四五口,如此而已。簞瓢標飲,絃歌不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