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和楊昭會合。後面大軍日夜兼程,緊趕慢趕地,好不容易終於趕在沙也和楊昭會合之後的十二個時辰之後,到達了九寨溝戰場。
戰況演變至此,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都變成“理所當然的歷史程序”了。吐蕃軍連日激戰,只對付隋軍三百銳士都已經搞得焦頭爛額。如今這二萬餘聖戰軍到來,雖然因為急行軍導致戰鬥力下降了老大一截,但吐蕃軍自己也是已經疲憊不堪,未能以逸待勞。再加上以南日松贊為首的王室勢力與貴族勢力雙方也是各懷疑慮,這場仗根本從開始就已經決定了勝負。
戰鬥具體過程沒什麼可說的。吐蕃軍的表現,完全可以只用“一觸即潰”四個字加以形容。法刑和陀羅率領的先頭部隊才衝入戰場,吐蕃軍已經掉頭拼命奔逃。南日松贊連兒子松贊干布還在楊昭手上都顧不得了,直接策馬亡命飛奔。聖戰軍由後壓上,展開了一面倒的追擊戰。鐵甲軍身上所披鐵甲沉重非常,儘管刀槍不入,但在逃命時卻變成了要命的累贅。當下三千多人一個也走不脫,盡數被砍下了人頭。反而那些裝備遠比鐵甲軍粗陋的普通士兵,因為行動輕快,倒還走脫了不少。
解決了戰場上這幾千人,一不做二不休,楊昭立刻率領聖戰軍,向立在九寨溝裡面的吐蕃軍大營發動反攻。吐蕃軍損兵折將,軍隊已經不成建制,士兵更無鬥志。南日松贊在黑日法王與身邊親衛保護之下,僅帶著千餘最精銳的鐵甲軍(此時皆已吸取教訓,脫下了鐵甲)落荒而逃。那些貴族將領也走脫了五六人。其餘人等則被聖戰大軍盡情屠殺。半日之內,鮮血將九寨溝內的河水染成一片赤紅,超過兩萬以上的人頭被砍得遍地亂滾,最後又被全部堆起來築成京觀,屍體則集中起來放火燒掉。
這一把火,便燒足三日三夜,更燒掉了吐蕃國窮二十年之功才好不容易聚集的國力。南日松贊雖然僥倖逃脫,但此戰以後,吐蕃元氣大損不在話下,而他本身在吐蕃國內的聲望也隨之大跌,被壓制的貴族勢力更因此而再度蠢蠢欲動起來。相信二十年內,是再無心亦無力可以對大隋動兵,只有乖乖俯首稱臣的份兒了。既然如此,楊昭也無意繼續深入雪域高原去追殺南日松贊。將松贊干布和特意留下來不殺的十幾名吐蕃軍將領都交給了陀羅,讓這位極樂正宗的師兄將他們送返大興城並獻俘於金闕之前,也好讓那些心懷不軌的人看看,膽敢輕捋大隋朝這頭老虎的鬍鬚,究竟會是個什麼樣的下場。
此間戰事已定,聖戰軍也休整完畢,隨即再度出發。但並非南下去支援仍然在劍門關和蜀中叛軍對峙的宇文述和獨孤峰,而是在李靖提議之下,穿過九寨溝進入吐蕃國境,借路繞一個小圈子,走岷山穿涪江,重回大隋國境。再經由江油(三國時魏國大將鄧艾即由此處的陰平小路暗度而過,取江油城而滅蜀漢)進軍,走到了劍門關之後。災以黑霸王在空中飛行而與在關前的宇文述、獨孤峰等人取得聯絡。兩家約定時辰,同時發動猛攻。劍門關雖然險峻,奈何遭遇前後夾擊,首尾不能呼應。經半日激戰後終於開關投降。宇文述與楊昭匯合,把蜀軍之中死忠於楊秀的將領,統統都捆綁起來,派人押解回大興受審。士兵則都收去了兵器,放他們各自回家。
劍門關既然已下,那麼從此地直到成都,便幾乎全是大路坦途了。短暫休整過後,兩萬聖戰軍與原來的三萬餘官兵合在一起,浩浩蕩蕩往南進發。過梓潼、取綿陽、佔德陽,大軍勢如破竹,直逼至成都外圍。至此,由楊秀一手揪起的這次“蜀亂”,終於也要上演它的,最後一幕了。
唐門風暴篇 第一百三十九章:窮途已末路,絕處無生機(1)
窗門緊閉,燈燭不燃。空蕩蕩,黑沉沉,冷冰冰。本是鑲金嵌玉,雕樑畫棟的偌大殿堂之中,此際已無半分人氣,惟餘留一片死寂。
雖然身著龍袍,卻是未戴冕旒。披頭散髮,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