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攸眼光是極毒地。當年趙佶還未登基,僅僅是端王的時候,蔡攸便經常刻意守在其退朝路上,看到車駕便下馬拱立,幾次下來趙佶便知道了他蔡攸的名字。他能得寵,也源自於此。他能連著兩次被派來東海,趙佶信任他的相人之術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現在看到東海將領的行事做派,所謂由微見著,東海軍紀也就可想而知。
難怪能一仗盡滅十萬女真!東海人靠的可不止是地利……童太尉太小瞧東海了!蔡攸想著。去年東海大敗金人的訊息傳入京中,趙佶等童貫回京後,以此事相問。而童貫給出的解釋便是東海軍力並非強過金國,只是此戰金人主帥太過自大,自行投入東海人的圈套,十萬大軍上了海外孤島,就算東海人不動手,也會被活活餓死。
這番解釋讓趙佶鬆下一口氣,也暫時放下了加強兩浙、福建軍備的念頭。蔡攸知道童貫此言有其私心,但童太尉畢竟是老帶兵的,說出的話還是經得起推敲。但現在看來,東海軍戰力不會比金人差到哪裡。
半刻之後,趙瑜換上了一套青色便服,徐步前來。主角登場,眾人齊齊起身恭迎。鼓樂齊奏,比起兩年前的荒腔走板,進步了不知凡幾。
此宴賓主盡歡。
注:中國的城市建設一向完備。前段時間,剛剛發掘出來的漢代長安城的主下水道便是最好的例子。在宋代的開封,也是有著十分完善的排汙排水管道,由於建得太過寬闊,常有盜賊避居其中,所以被東京市民戲稱為鬼樊樓、逍遙洞。
第四十四章 交涉(下)
大宋宣和二年三月十七,丁巳。 西元1120年4月16日
兩道突出海中的山崖,包圍了方圓約一里的海面。山崖之上,怪石嶙峋,翠綠如染,時不時的,便有幾聲清脆的山雀啼叫回蕩在水面之上。
海灣中的海水,藍得透徹,海底的白沙,沙上的游魚,皆是清晰可辨。不過雖是一眼能看穿海底,卻是似淺實深。一艘獨桅的小船,靜靜的停在這個不大的海灣中,小船上的錨鏈放了有六七丈,方才垂到底部。
兩根魚竿從小船的甲板上探出。竹竿細細彎彎,泛著紫黑,是極上等的紫竹,最宜作釣竿之用。深色的釣線從竿頂垂下,這種通常用作神臂弓弓弦的材料,雖然略細,卻足夠結實,就算是十幾斤重的大魚也難以掙斷。魚漂浮在水面,隨著輕輕的波浪起伏盪漾。
小船亦是起伏盪漾。甲板上的兩人頭戴遮陽斗笠穩穩地坐著,修長的魚竿握在手中,並沒有因為魚兒久不上鉤,而顯得心浮氣躁。兩人釣的水光山色,而非口腹之慾。
靜靜的坐了不知多久,一人終於打破了沉默。
“已經不知有多少年沒有試過在海上釣魚了。自從入了京後,雖然也回過幾次仙遊,但都沒機會上船,更別說出海垂釣。多虧了大王相邀,下官才能重溫舊夢,”
“難怪小王看少保拋竿的手法純熟,原來早就是行家裡手。”
“幾十年沒再練過,手早生了。哪比得上大王浸淫日久。”
“手法再熟,也要釣到魚才有用。小王可是和少保一樣,都是一條都沒上鉤呢!”
“東海富庶,連海里的魚只都不缺吃食,當然對鉤子上的魚食不屑一顧。”
正說間。兩人地魚竿這時突然一動。竟然同時沉了下去。趙瑜和蔡攸對視一眼。一齊放聲大笑。
這裡是離基隆港二十里地一處小海灣。由於灣口狹窄。不受風浪。是一處上佳地垂釣地點。自從這海灣被發現之後。便成了趙瑜私人地釣場。平日閒來無事。他便會到這裡放鬆一下。中國地帝王向來都有用於皇家狩獵地苑囿。而趙瑜。作為東海王。給自己弄個釣囿也在情理之中。
前幾天。一場突然而至地暴雨。把籠罩臺灣一個多月地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