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香江這樣的城市,早上一般7點就有人來買報紙了,香江城市很小,一個小時能送到倒沒有問題。
但如果是一兩百公里以外呢?兩三百公里以外呢?更遠的地方呢?
靠汽車運送已經是極限了,如果是飛機運輸的話,成本都沒辦法賺回來。
所以一般的報紙輻射的範圍,通常情況下就是3個小時的車程,再多的話,時效性就不夠了。
因此你能看到,一般一個暢銷的報紙就是覆蓋自己的一個省份而已,再遠就夠不上。
這個問題,要直到以後電腦普及了,徹底的採用電子排版印刷的方式過後,才能在同一時間發給遠在數百公里以外的印刷廠,讓他們直接用電子版面開始列印,這樣就能做到同一時間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開始印刷——只要你有網路和電腦裝置。
可是,這樣報紙行業的大擴充套件時代,還是沒有來臨。
因為這麼先進的排版印刷方式,是建立在網路電腦技術高速發展的年代的,而在這個年代,大家直接用手機來看新聞,微信、微博等等,哪裡還有空來看你的報紙?
於是這也是報紙行業的悲哀了。
好不容易打破了空間的距離,但卻輸給了更加先進的傳播方式。
通常一家報社,需要的人手都超過幾十甚至上百人。
記者、攝像師、錄音師、各個版面的編輯、負責審核的編輯、排版的編輯、後勤保障等等,無不是需要人手來填。
節約一點的報社,通常二三十人就能搞定,只不過這樣的報社出品的報紙,肯定沒辦法引得太多人的關注。
大一點的報社,如同《明報》、《星島日報》和《東方日報》,他們的記者都是十個,還有另外的一些自由撰稿記者,算下來差不多都有七八十個記者為他們投稿,再加上製作、編輯、後勤等等一系列的人員,差不多都是150-200人左右。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