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值得學習;黑格爾更從孔學(其實是宋明理學)“滅人慾”看到了中國文化和社會對個性的忽視和摧殘,並指責這種摧殘將造成“中國人極大的不道德和習慣說謊”,甚至把中國文化貶低為世界文化中的最低階文化;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更在《國富論》中將孔學的農本主義思想作為反面典型剖析批判,以推銷他的重商主義理論。這些學者影響力大,知名度高,他們幾乎一邊倒地對孔學“一棍子打死”,使孔學一度在西方陷入黑暗期。
到了西方列強相繼入侵中國的時代,滿清的腐朽、中國軍隊的脆弱讓孔學的形象更加黯淡,於是出現了馬克斯。韋伯為代表的、更徹頭徹尾全面否定孔學、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的西方思潮。
如鳳凰般重生
隨著歷史的向前推進,西方工業化、殖民主義和功利主義主導下的社會,負面因素逐漸抬頭,人們對道德、思想的反思重趨活躍,寂寞已久的孔夫子又漸漸得到西方人士的重視和肯定。
最早積極引進孔學的法國,法蘭西學院一直未放鬆對孔夫子及孔學思想的研究,孔學研究群眾基礎和社會土壤最好,復甦也最快,“己所不欲,無施於人”、“子不語力亂怪神”等格言在民間廣泛流傳,甚至“子曰”也成了掛在知識分子嘴邊的口頭禪;在英國,傳教士理雅各曾長期在中國傳教,並和太平天國領袖洪仁�煌�芮校�毓�笄閌��旯αΓ�瓿閃慫氖槲寰�啊獨獻印貳蹲�印返姆�牘ぷ鰨�⒁虼順閃伺=虼笱У諞蝗魏河鎝淌凇K�姆�胩謇�轄鰨��19世紀英語世界最傑出的漢學成果之一,直到今日仍然沒有過時。在他之後,英國漢學家翟理斯、翟林奈父子除繼續翻譯儒家經典外,還發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儒家及其競爭者》。荷蘭物理學家玻爾也對孔學和中國文化興趣濃厚,尤其對周易興味盎然,據他稱,周易的哲學思想對他的科學研究起到極大啟發作用,當戰後荷蘭王室授予他爵位時,他便將周易上的太極圖作為自己正式徽章的主題。
早期美國人對孔學並不重視,但戰後卻達到較高水準,克里爾(顧立雅)的《孔子與中國之道》反思了孔學在歐洲大起大落背後的原因,認為“孔子有真理”,但孔學、儒學、理學有很多流派,不能混為一談,並說“孔子若在世,是不會接受宋明理學的”,使西方孔子研究達到一個新階段;哲學家芬格萊特則寫了《孔子。即凡而聖》,著重研究孔子的人文思想。南樂山則提出了孔學與現代化相適應的問題,主張儒家必須表現出與現代科學的親和性,才可能使儒家在科學先進發達的西方找到立足之地。
隨著工業社會向訊息社會轉化的“第三次浪潮”在西方的興起,信仰危機、道德危機,迫使西方人把更多目光投向東方,投向孔學。屬於傳統東方文化圈、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亞洲“四小龍”的崛起,更讓他們對孔夫子產生濃厚興趣。許多歐美媒體開始討論用儒家學說部分修正和改造現有社會模式的可行性,並認為一旦成功,將對社會產生巨大的效應;更多人士開始談論儒學和現代化的關係,並嘗試將儒學精髓融入行政學、管理學、企業經營學等現代學科和社會、經濟實踐中。
如果說當初,曾在很大程度上鉗制中國人思想、壓抑中國社會發展的儒學,卻極大促進了西歐的思想解放,是出於對孔夫子的不瞭解甚至誤解,那麼今天歐美對孔子、孔學的興趣,則更多建立在理性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在全球化的今天,孔子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特別費風波:藍綠大換頭?】………
“特別費案”這出政治大戲沸反盈天,鬧得臺灣朝野雞犬不寧,終於以龍應臺“道德自首”的花腔女高音,馬英九被起訴貪汙後聲淚俱下、慷慨陳辭的悲情詠歎調和泛綠政客或含蓄、或直白的采聲,被推向了戲劇的最高潮。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