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國內巨大轟動及長時間的政治爭議,還受到南洋華人觀眾的熱烈歡迎。本來只想玩玩票的門外漢李祖永初嘗甜頭,豈能罷手,對拍電影的興趣竟然和他的大煙癮一樣再難戒掉。可惜好景不長,“長城”和“鳳凰”的迅速興起,對“永華”造成極大威脅。加之“永華”影片的發行代理存在諸多問題,竟令公司經濟狀況每況愈下,縱使又拍了《春風秋雨》、《金鳳》、《拜金的人》、《玫瑰玫瑰我愛你》、《翠翠》等傳世佳作,依然未能挽回衰敗趨勢。
時至上世紀50年代,由於受到內地共產黨新政府的影響,香港影人同樣分出“左右”政治立場。合稱“長鳳新”的長城、鳳凰、新聯三大製片機構成為左派電影人的大本營,其他電影公司亦多有左派分子。1953年,“永華”老闆李祖永遭到公司內部左派影人的組織批鬥,被港督政府插手干預,之後採取行動將司馬文森、劉瓊等20餘位左派電影人驅逐出境,沉重打擊了香港影界的左派活動。而在這一時期,臺灣逐漸取代內地成為香港電影的主要市場,出於政治因素,“長、鳳、新”出品的電影一律被臺灣當局拒之門外。不過,這三家左派公司因與內地政治統一、經濟合作,主要製作以內地為題材的商業電影,又有內地資金支援,依然保持運營及創作的旺盛態勢。
反觀完全靠資本家李祖永一人獨撐的“永華”公司卻江河日下。為了解決財政危機,李祖永將“永華”片廠抵押給新加坡的“國泰”機構,但最終因無法償還債務走向沒落。1956年,素有雄心的“國泰”大亨陸運濤接收了“永華”的廠房和裝置,創立“國際電影懋業公司”(簡稱“電懋”),開始拍攝大量高水準的國語電影,深受觀眾歡迎。再者,“電懋”還透過新加坡國泰機構的強大發行網,將本公司的影片打入東南亞及歐美華人地區,利潤回報相當可觀。如此一來,“電懋”不久便成為當時國語製片界的霸主。
眾所周知,現在的香港電影皆是粵語發音,內地觀眾看到的則是後來配上去的國語版本。香港的青年觀眾習慣了看粵語片,所以對2004年上映的本土製作《大城小事》居然是國語發音而大驚小怪。其實,香港上世紀3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一直維持著“國語片”與“粵語片”並行的製片體系,因為40年代的抗戰和內戰關係,大批內地影人移居香港,加之南洋華人區的市場需求,國語片自然風行,比如前面提到的“永華”、“長城”、“鳳凰”、“電懋”便是以拍攝國語片為主的製片公司。 。 想看書來
附錄:城頭變幻大王旗:20世紀70年代之前的香港電影公司(2)
當時國語片容易賣埠,所以製作成本較高,並且有質量保證,相比之下,粵語片產量雖豐,卻多是粗製濫造,“七日鮮”的搶市爛作時常可見。有鑑於此,吳楚帆、蘇怡等知名粵語電影人於1949年發動了“電影清潔運動”,又陸續成立了“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五十年代電影公司”、“中聯”等製片機構,旨在提升改良粵語片中的水準品質。這當中又以1952年的“中聯電影企業有限公司”(簡稱“中聯”)最有影響,公司有二十一位股東,全部是當時粵語片界的知名製片、編導和演員,包括秦劍、吳楚帆、張活遊、紅線女、吳回等人。他們有意識地藉助群體力量改革粵語片,並實行平均分配的低工資制度,同時創辦“山聯”、“華聯”、“新聯”等子公司,拍攝了《家》、《春》、《秋》、《危樓春曉》、《苦海明燈》諸多兼具思想性和娛樂性的佳作,對粵語片創作產生了積極作用。
不過,在歷來商業掛帥的香港影界,“中聯”大搞集體主義、平均分配的理想化做法顯然並不能持久,公司成立沒過幾年,即有一批股東忍挨不住,轉投其他電影公司。另外,由於“中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