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自保,另一方面卻又配合明軍和安南官軍鎮壓境內安南人的反抗力量。
山南境內還未徹底平定時,牛根生又率部進犯清化。因南方河靜屠漢風潮越演越烈,已經波及到北方諸府,安南漢人為求自保,紛紛組織起來反抗安南官府,約請明軍相助。僅河靜一地,便有兩萬多漢人聚眾結社,乞求明軍給予軍械幫助。清化府,有漢人龐炳德拉眾數千攻陷縣城,響應明軍。
對於各地漢人反抗力量,趙自強傳下命令,各部必須無條件支援援助,若願意歸納,即加以改編為太平軍,不願歸納者,發給繳獲安南軍械,使其有自保之力,替明軍掃蕩剿滅佔領區內大小安南反抗組織。而對願意花錢消災的安南地方,則效仿山南例處置。
七月初四,第十二鎮攻陷清化平湖城,發起清化之戰。安南鄭氏清化鎮守官李化成戰死,在明軍屠城威逼下,清化統領鄭德開城投降,至此,山南、清化兩鎮首府均為明軍佔領,升龍府同南方聯絡被明軍切斷。此後,水師鄭成魁部又入錦羅江,以戰船43艘,水兵3000、陸軍600及安南漢人反抗軍4000餘溯江上犯,準備切斷安南內陸交通大動脈湄公河。7月9日,明軍發起德慶之戰,遭安南鄭軍頑強抗擊,被擊斃擊傷169人後攻陷德慶。
北路周勝部在得到海陽水寨增援的1000水兵和第十一鎮緊急調去的600陸軍後,開始向廣寧進軍。明軍將大量艦炮拆下帶到岸上,憑藉強大的火力一下便突破廣寧鄭軍防線,軍心士氣大漲,氣焰十分囂張,叫囂“先下廣寧,後下太原,直取升龍!”
廣寧境內漢人雖然沒有遭到鄭軍屠戮,但也紛紛起來效仿南方,或組織武裝力量反抗安南官府,或投奔明軍,或充為嚮導,或提供錢糧。
鄭氏廣寧鎮守官黎子元為文官出身,經陣便怕,見明軍再次來攻,且一下就突破了鄭軍防線,嚇得在鎮守府內惶惶不可終日,每日所做便是不斷派人到京中活動,試圖能夠從廣寧調離。黎文元無能,統領大將閔文蓮在部下的支援下接受了廣寧兵馬指揮,針對明軍來犯路線,部署東西兩路防線,其中西路防線以安子山為依託,最為險峻。
安子山,位於廣寧府城以南60裡,海拔852米,因地勢險要,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明軍突破鄭軍防線後,統帥周勝驕狂之下兵分兩路直撲廣寧。東路直指廣寧,西路則繞道先安、海屯方向。28日,明軍攻陷先安,安子山便成為守衛廣寧的最後屏障。
為阻止明軍向廣寧推進,閔文蓮親自率兵扼守安子山。他召開軍事會議,要求所有鄭軍北線部隊集中攻擊明軍從先安到安子山一帶的運輸線,打斷明軍運輸線後,將進攻安子山的明軍包圍於此。然而,由於東路戰場上的連連失利,許多鄭軍將領產生了畏戰情緒,真正主戰的只有閔文蓮一人,其實際能夠指揮的部隊也不足五千人,其中還要分兵扼守東路防線。
7月2日,明軍率先進攻安子山南的成先關,鄭將武應林以不足1000人奮死抵抗,先後兩次擊退明軍進攻。但進攻明軍在火部掩護下還是衝過鄭軍防線,為避免全軍覆沒,武應林率部突圍,成先關陷落。明軍攻佔成先關後,稍事休整,隨即便開始猛攻安子山,而閔文蓮在安子山的守軍已不足2000人。
5日,明軍800水兵、500陸軍和2000安南漢兵驅趕700多安南降軍在水師參將王國明的帶領下向安子山發起試探性攻擊。為迷惑明軍,閔文蓮巧用疑兵計,在山林中佈置數千面旗幟,安排眾多戰鼓、號角,並發動附近百姓前來助戰。當地百姓聞訊踴躍報名,瞬時聚集數千之眾。
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