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佑”,不僅“病不為傷”,而且還治好了原來的“心腹之積”。對此,王充態度鮮明地指出,楚惠王根本沒有“仁德”,而是“不肖之主”,如果天保祐他,就是“天祐不肖人也”。他還舉一些帝王的壽命為例,說明“惡人之命不短,善人之年不長”、證明天並不是按照善惡來“賜年”。王充進一步分析了“善者福至,為惡者禍來。福禍之應,皆天也”這種說法廣為流傳的社會原因:一是“賢聖欲動人為善”編造出來的;二是一般人出於無知,錯誤地把偶然巧合當作“天賜禍福”的必然報應;三是大臣為了討好君主,顯示自己有預見而杜撰的。
【原文】
20·1世論行善者福至,為惡者禍來。福禍之應,皆天也。人為之,天應之。陽恩(1),人君賞其行;陰惠(2),天地報其德。無貴賤賢愚,莫謂不然。徒見行事有其文傳(3),又見善人時遇福,故遂信之,謂之實然。斯言或時賢聖欲勸人為善,著必然之語(4),以明德報;或福時適(5),遇者以為然(6)。如實論之,安得福佑乎?
【註釋】
(1)陽:外露,公開。恩:恩惠。這裡作好事講。
(2)陰:暗中。惠:恩惠。這裡是好事的意思。
(3)根據文意,疑“徒”奪一“不”字。行:經歷。文傳:文字記載。
(4)著:用。然:這樣。文中具體指行善得福,為惡遭禍這類事。
(5)這句話使人費解,疑是“善人時適福”之脫誤。有上文“又見善人時遇福”,可證。
(6)劉盼遂認為:“或福時適遇者以為然”,“此九字文辭不屬。意亦與上文沓復,疑是衍文。”錄此,以供參考。
【譯文】
世人議論做好事的福至,幹壞事的禍來。福與禍的報應,都由天定。人做出來,由天報應。公開做了好事,君主會獎勵他的操行;暗中做了好事,天地會報應他的德行。不論貴、賤、賢、愚的人,沒有認為不是這樣的。由於他們不僅看見過去的事例有文字記載,又看見做好事的人時常得福,所以就相信了,認為確實是這樣。這話或許是聖賢想規勸人們做好事,用一定會行善得福,為惡遭禍的說法,來表明有德必得好報;或許是做好事的人當時碰巧得福,遇見這種情況的人就認為行善得天好報這種情況是確實的。如果按照實際情況來判斷,怎麼會有上天賜福保佑的事呢?
【原文】
20·2楚惠王食寒菹而得蛭(1),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令尹問(2):“王安得此疾也?”王曰:“我食寒菹而得蛭,念譴之而不行其罪乎(3)?是廢法而威不立也,非所以使國人聞之也。譴而行誅乎(4)?則庖廚監食者法皆當死(5),心又不忍也。吾恐左右見之也(6),因遂吞之。”令尹避席再拜而賀曰:“臣聞天道無親,唯德是輔(7)。王有仁德,天之所奉也,病不為傷。”是夕也,惠王之後而蛭出(8),及久患心腹之積皆愈(9)。故天之親德也,可謂不察乎(10)!曰,此虛言也。
【註釋】
(1)楚惠王:春秋時楚昭王的兒子,名韋。春秋戰國之際楚國君主。公元前488~前432年在位。菹(u租):酸菜。得:這裡作發現講。蛭(h@至):螞蟥。
(2)令尹:春秋時楚國最高的官職,相當於其他國家的相。
(3)行:這裡作治講。
(4)根據文意,疑“行”後脫一“其”字。與上文“行其罪”語氣相同,可證。(5)廚:章錄楊校宋本作“宰”,可從。下同。
(6)見之:疑“之見”之誤倒。下文有“如恐左右之見”,可證。
(7)德:這裡是有德行的人的意思。是:結構助詞,使賓語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