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適卻不這麼想。
他知道讀書人的思路跟武將的大相徑庭。
想當年曹軍師不也是個生員麼?在盧都督營中只能做個抄抄寫寫的小書吏,管管糧草軍資。一旦上了山,出謀劃策,殺人越貨,綁票勒索,黑吃黑……人家諸葛亮是三步一個計策,他是一步三個,走兩裡地都不帶重樣的!
自己這等武夫覺得困在了朝鮮,毫無辦法。找個讀書人來看看,說不定能柳暗花明呢!
更何況尋常生員哪有不遠千里跑來朝鮮當隱士的?
這趙啟明多半是個有故事的人。故事等於閱歷,有閱歷的讀書人總能給人一點驚喜吧。
茅適一路策馬回到只有三五戶人家的山村中,翻身下馬,不想驚動外人。他到了趙啟明家門口一看,正巧看到那朝鮮童子拎了一個籃子,裡面裝著碗筷等居家雜用,輕快地出了門,也沒有鎖就往村外走去。
茅適認準了那小童走的方向,卻不追他,而是返身進了趙啟明的屋子。
這屋子乃是大明法式營造,比周圍朝鮮貧民的房屋高出了兩頭。茅適一邊翻找,一邊暗道:這個窮鄉僻壤哪裡去找會大明樣式的工匠?多半是這趙啟明自己就懂營造之事。不管怎麼說,這也是個能人啊!
等茅適翻了一圈出來,心中更是確定趙啟明要跑。
整座房子,除了傢俱不便搬運,其他能帶走的都已經帶走了,恐怕這小童就是最後一次來這兒了。如果陳德晚來兩天,多半就是真的鳥去巢空了。
——這死心眼的讀書人,讓你做官又不是要你的命!跑什麼?
茅適腹誹一句,朝那小童離去的方向追了過去。
那小童步子本來就小,又提了東西,走得慢,渾然不知有人綴在身後,仍舊歡樂地唱著童謠,朝主人藏身的山中走去。
趙啟明當初選擇了平安道平壤府隱居,正是看中了這裡的山脈連綿。(未完待續。。)
ps: 求推薦票,求月票~~~!
六零一 倚劍東冥勢獨雄(2)
趙啟明從崇禎十八年坐船到了朝鮮,用龔鼎孳給的銀兩置地造房,已經四年了。
說起來正是他在此處定居,才引來了幾戶朝鮮山民,用他從大明帶來的鐵製農具開墾荒地,種植莊稼,才形成了如今的小小村落。
可以說,趙啟明雖然不是地主,卻實在被人當做聖人一般尊崇,一年四季的果蔬都不需他擔心,自有農人送到家中。每年秋收之後,村民也會送新米過來。
趙啟明又投資松商,從人參貿易中賺了不少錢,但始終不肯花錢購買田土。
恐怕早就預備了這一天,田土可是帶不走的。
茅適追到山中,不見小童的身影。不過此時已經能夠從地上看到兩條車轍痕跡,順藤摸瓜便找到了一個隱蔽的山坳。
山坳中有一座茅草小屋,就像是獵人偶爾過夜、休憩用的。在這座小屋門前有兩塊開墾出來的菜田,已經冒出了蓬蓬綠色,顯然一直有人照料。一頭黃牛在菜地邊吃著草,看到了外人方才發出一聲低沉的哞聲。
“你找誰?”
茅適正往茅屋走去,突然身後傳來一箇中年男子的聲音。
茅適回過頭,卻見陰面的山坡上有個農夫,身穿褐衣,頭戴斗笠,雙手拄著一柄鋤頭,警惕地望著自己。
“你既然跟我說漢語,自然知道我是來找誰的。”茅適匪氣未泯,毫不著色地按著刀柄就往坡地上走,一副自來熟的模樣,道:“你在挖渠?”
坡地上已經開出了一條筆直的小水渠,裡面汩汩流淌著山泉。這農夫正在橫向開渠,要將山泉水引到旁邊的地裡。
“這裡能種什麼?”茅適問道:“趙先生。”
那農夫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