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之士才能比擬。陳文掏出了了遺書的剎那,在座計程車紳百姓紛紛起身行禮,表達他們對這位抱著守土不失決心的明軍大帥的崇敬之情,就連那個起身問話的儒生也不例外。
可是說到底,這隻能表明陳文的決心,與如何去做卻沒有太大的關聯。那儒生行禮後等待了片刻,見眾人大多行禮完畢,正準備問出下一句話。卻沒想到陳文提前將他想要問的答案說了出來。
“眼下舟山王師被迫南下,天台、四明等地王師也多星散。本帥麾下的這支王師已經是整個浙江僅存的碩果了。強敵環伺,外無援軍,就連王巡撫也被不幸被韃子俘獲,王師已處於絕境之中。所以本帥決定重建衛所,以田土養壯士,但凡從軍者。無論是戰兵,還是備補兵,父母妻兒皆為軍戶,可耕種衛所分配的田土。如此,王師便可以擁有更多戰兵。守土不失也能夠成為可能。”
“不過,為防衛所敗壞,本帥決定將士退役其家重歸民籍,不至世代為軍戶,以至於逃亡過甚……”
重建衛所的事情,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因為這裡牽扯到佔用本地荒棄田土的事情。本來對於衛所制重建,本地百姓甚至是陳文麾下的將士都有著很強的牴觸心理,不過當陳文這個改良版的衛所制提出後,風評雖不能說一下子就變更了過來,但是對於新衛所制也出現了一些期待。
對於古代的百姓,稅賦和徭役乃是背在身上的兩座小山,而那些縉紳大族利用漏洞轉嫁稅賦徭役,以及官府的加稅和剝削則是在一點點將這兩座小山堆砌成喜馬拉雅。當百姓承受不了壓力的時候,流民現象就會出現,隨之而來的便是農民起義和改朝換代。
民戶的問題陳文和孫鈺還沒有觸及的膽量,但是軍戶卻是陳文這個主帥說了算,新版的衛所制度由於士卒服兵役其全家便可以免除徭役,而戰兵和軍烈屬、傷殘將士更是不光不用繳納賦稅,還可以按月領取補貼,比起賦稅、徭役兩不誤,還要承擔轉嫁的民戶就要輕鬆得太多了。
接下來,陳文又就著這個話題當著在場計程車紳百姓大肆宣講了一番新版的衛所制度,並且明確表示,一旦行之有效,便會上書朝廷奏明天子。
無論什麼時代,宣傳都是極為重要的事情,陳文雖然下令各地的衛所和官府進行宣講,但是遠不及讓百姓自己相信,再互相傳播來得迅速。
隨著陳文宣講新版衛所制度的進行,會場中的百姓也開始交頭接耳的議論起來。對於那些隨之而來的提問,陳文也是一一進行解答,絲毫不厭其煩,甚至可以說甘之若飴。
眼見著歸還產業的事情被新的話題帶跑,前排計程車紳富戶們內心開始焦急起來,本來他們此來除了歸還產業的事情,還大多打算在徵用荒地的問題上謀求些利益。至於眼下正在議論的衛所制度,坐在前兩排計程車紳們沒有哪怕一絲一毫的興趣,如果說有興趣,那便是唯恐衛所的建立會導致佃戶的退佃以及家奴的逃亡,僅此而已。
後幾排百姓的熱烈討論將前兩排士紳的焦慮反襯得更加明顯,就在這時,剛剛的那個姓丁的儒生趕在了一個沒人提問的空檔又站了起來,繼而向陳文發問:“陳大帥,衛所乃是皇明祖制,未經天子和內閣豈可篡改?”
“丁先生,眼下監國殿下不知所蹤,本帥受命全權負責本地軍務。至於新版的衛所制若是有效,朝廷自然也會從善如流,無須多慮。”
一句全權負責,一句從善如流,陳文毫不猶豫的將那儒生的話堵了回去,只是攝於歸還產業的事情還沒有個瞭解,那儒生也不好拂袖而去,只得改變策略不再提衛所的事情,直截了當的詢問陳文歸還產業的事情。
此言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