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父親應全國最大的報紙——上海《新聞報》副刊主編嚴獨鶴之邀,開始創作《啼笑因緣》,再一次證明了父親在小說上的創作力。這部小說後來也被改編成許多種藝術形式,僅搬上銀幕和熒屏的就有14次之多,而且70餘年來,不斷地被重新改編拍攝,差不多5年一次,這可能是百年來中國現代小說創下的最高紀錄。1932年上海明星公司拍攝此片,主演胡蝶等還到家裡探望父親和母親。當年,為了這部電影,明星公司還與大華電影社打了一場官司,黃金榮也牽涉其中,鬧得滿城風雨。倒是父親置身事外,他也樂得不招惹是非。
人生長恨水長東(3)
“張恨水”在當時的文名已經很盛,《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等小說在報上連載後,都使報紙一時銷路激增,甚至連廣告客戶也指明要把廣告刊登在小說連載的那個版面上,他也就先後成了《世界晚報》、《世界日報》、《新聞報》等報紙的“財神爺”。
父親一個令人叫絕之處是,好幾部小說,比如《啼笑因緣》和《金粉世家》他都是同時在寫。其實並不是他想這樣,大多情況下都是礙於朋友面子、情不可卻之下答應下來的。我愛人剛到我們家時還問過他:“您同時寫好幾部,不亂嗎?”他回答:“你自己的孩子,會弄亂嗎?”對此我也迷惑不解,最多時他同時在寫7部小說,都是長篇,不知道父親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父親是這樣寫的:他先是按照每天連載需要的數字,先完成三天的《啼笑因緣》,留下最後一頁紙,然後再埋頭寫三天的《金粉世家》;那時沒有電腦也沒有複寫紙,他把稿子的最後一頁留下,著手寫哪一部小說時,他就“複習”留下的那頁紙,知道故事發展到哪裡了,再接著寫。《金粉世家》裡有上百個人物,關係錯綜複雜,他有一張人物表,寫明主要人物的年齡、性格特點、人物關係等,這是他這麼多部小說中唯一一個人物表。
《啼笑因緣》掀起了一陣狂潮,有捧的,有罵的,但不管是誰,他們對都父親的文字功底和語言駕馭能力肯定有加。他的讀者之多令人吃驚,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婦孺百姓。張學良、陳獨秀、周恩來、毛澤東、陳寅恪、章士釗等都是他的讀者。數十載後,我還看到當年的讀者儲存的剪貼本,上面仔細貼上著父親當年發表的每一期連載,感動之餘,又由衷地為有這樣一個父親而自豪。
《春明外史》在北京連載時,適逢張學良將軍在北京,他非常推崇父親的文采,希望結識。父親起初避而不見,但有一天張學良做了不速之客,竟自己找到父親寓所。相見之下,父親覺得這位少帥談吐不凡,可做朋友。張學良原想請父親出去做官,但父親堅辭不就。抗戰結束後,我們舉家從重慶內遷,中途路過貴州息烽,吃飯時父親低聲對母親說:“張學良就關在這裡,我倒很想去看他,但是他們也不會讓我去的。”
1930年,父親因故辭去了《世界日報》的工作,一心一意開始了他熱愛的寫作。這一時期是他的創作高峰期,也可以說是他一生最愉悅的時光。
這時期,父親又做出了一件他平生引為得意之事。父親從幼年起就迷戀上了繪畫,1931年,在一些朋友的鼓動下,他用自己的稿費出資創辦了“北平華北美術專門學校”(簡稱“北華”)。父親和美術界的許多畫家都是好朋友,在他真誠邀請下,齊白石、王夢白、李苦禪、劉半家等都前來任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齊白石、王夢白兩人平時素不來往,如今由於父親的友誼和情面而使得兩位美術大師在一校共事,成為當時美術界的一段佳話。
也許是父親的“盛名”之故,報名的學生很踴躍,全校有200多名學生,分國畫系、西洋畫系、師範系等。後來成為優秀藝術家的張仃、藍馬、凌子風等,都是這個學校培養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