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嫂二十一歲守寡就到了童家,也有十六年了。思秋在外面會常常想念梅嫂,媽媽死了以後,梅嫂像母親一樣呵護她。梅嫂老家在永樂不遠的雁蕩山區,十八歲嫁給一個當地的農民,不到三年丈夫就死了,為了撫養一歲多的兒子司馬雄和年邁的婆婆,她到永樂在童家當保姆,當時童浩剛剛結婚,他母親老太太還健在。後來梅嫂的婆婆去世,司馬雄才八歲,她想回家,老太太捨不得這個好保姆,她說童家就童浩一個男人,陽氣不足,你就把兒子帶來吧。童家靠後門那一個挺大的花園,原來只有沿牆邊種了一排樹,有開紅花的石榴樹,開白花的柚子樹,有垂著長鬍須的大榕樹。司馬雄在家鄉樂清雁蕩山,跟他奶奶一起種過花,他一到童家,看到一個荒蕪的花園,小小年紀,就自己動手在花園種了許多花,童老太太看見玫瑰、杜鵑、芍藥、菊花,開滿了院子,高興得一定要給小司馬按月發工錢,梅嫂怎麼推辭都不行。母子倆這一呆已十多年,梅嫂和母親一樣最相信觀音菩薩,從小教思秋念“女兒經”,思秋現在還記得:“觀音菩薩坐上堂,女兒恭敬來燒香,賜我郎君到白頭,賜我薄地兩間房,好好鮮花求一朵,好好兒子求一雙,一根茅竹通到天,枝枝葉葉身邊藏。”這裡包含著過去女人的全部理想。
等到思秋長大了,曾經問梅嫂:“你念了一輩子的女兒經,指望著自己有地有房,有一個女兒兩個兒子,和丈夫白頭到老,能為夫家傳宗接代,子孫滿堂都圍在你身邊,最後,你除了有一個兒子,其餘的理想全部落空了,你還相信觀音菩薩能聽到你的聲音嗎?”
梅嫂說:“我當然信,我這是罪有應得。我去找人看過三世圖,我的前世因為看到一個孩子掉到水井沒有去救,所以這一世菩薩懲罰我。我這一世多做善事,我的來世會在一個有錢的讀書人家當兒子。”
所以梅嫂的心地總是那麼善良,她在積德求來世。而這一世,她是指望兒子司馬雄和她的三小姐來實現她的理想,她把思秋當成自己求的那朵鮮花了,向她傾注了無私的母愛。過去思秋有什麼話總是愛對梅嫂說,童家的很多事,她也都是聽梅嫂講的。她倆常常像母女那樣親親熱熱地說說笑笑,更讓童浩感到自己做父親被冷落的孤單。
遠去的戰地浪漫 第二部分(9)
思秋回到家來,知道兩個姐姐都不在家,只有父親在樓上。梅嫂說:“父親現在沒有工作,又躲著不願意見人,快上樓去看看你爸。我去給你買只老母雞補一補身子。”
樓上書房的門開著,看見父親捧著書靠在搖椅上睡著了,思秋輕輕走了進去,他一下子驚醒了,綻開一絲笑容:“阿秋,早聽說你回永樂了,什麼時候到家的?”說著站了起來。思秋說:“我剛剛到家,給了我一天假。”
思秋沒有想到,父親會蒼老得這麼快。才一年多不見,剛滿四十歲的人,頭髮都有點花白了;父親高大挺拔的身軀,竟感到矮小了許多;沒刮鬍子,臉上灰暗,消瘦了不少;脫去了筆挺的西服,穿一身睡衣,完全沒有了過去光彩照人風流倜儻的模樣。思秋還是第一次這樣細細地打量父親,不覺湧上一股酸楚堵在了胸口。
“爸,你沒有什麼病吧,怎麼瘦了這麼多?”
“身體還是挺健的,只是常常失眠。”
見思秋沒有再說話,父親又問:“你在部隊怎麼樣?”
“挺好的。”
父女這麼久沒有見面,乾巴巴地怎麼就這兩句話。思秋想對爸爸說你要好好愛護身體,問問工作的事怎麼辦,今後怎麼打算?想說說自己在部隊的情況,還想說幾句體貼的話,可是說什麼都覺得是空洞的,是枯燥無味的,她張了張嘴又打住了,兩個人都有點尷尬。要是有媽媽,這個家就會完全不一樣了。有了母親,家才有溫情的話語,才有愉快的歡笑,才有細緻的關愛,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