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左宗棠統領湖湘子弟,保住了西部邊陲的金甌完整;譚嗣同頭顱一擲,激起了革命回聲;陳天華蹈海而死,使同盟會空前凝聚;黃興指揮各地起義,使中華民國有了明顯的胎息;宋教仁組織政黨內閣,使民主憲政射出第一縷晨曦;蔡鍔打響護國戰爭,徹底剷斷了封建帝制的根系……從魏源、曾國藩、譚嗣同、黃興到楊昌濟、毛澤東;自嘉慶道光年間的湖南經世致用派、咸豐同治年間的湘軍集團、戊戌維新群體、辛亥革命志士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參與者身上,都或明或隱、或多或少地閃現出湖湘文化基因的影響。由此可見,湖湘學派對近代湖湘文化的發展所起的作用是極為深遠的。
清代以來,湖南地面好像是春天向陽山坡長蘑菇,人才出了一茬又一茬。不單是政壇軍界,就連文藝、學術方面的人才,也能排成長隊,王夫之、何紹基、王輳г恕⑼蹕惹�⑴費糝敘饋⒁兜祿浴⒁著嗷�⒁姿扯Α⑵氚資�⑴費粲梔弧⒑羋掏 ⑸虼遊摹⑻錆漢投×幔�囊晃徊皇譴笫�途藿常磕囊晃徊皇竊諂淞煊蚰諡創篤煒復蠖Φ娜宋錚�
在明朝中葉,嶽麓書院接待了浙江餘姚人王陽明。他本名王守仁,字伯安。當時社會矛盾尖銳激化,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和反對強迫灌輸的教育觀,受到了學界的歡迎。
1507年,王陽明因觸犯太監劉理而被謫貶到貴州龍場,途經對貶官文化十分歡迎的湖南,先在醴陵靖興寺和泗州寺講學,再到長沙講學於嶽麓書院。他居住在嶽麓山,為朋友和門徒諄諄講解良知的學問。當時,湖湘學派被人淡忘,需要振興,而陽明先生的教化,使湖南又興起了許多有志之士。從此,王陽明的學問開始在長沙傳播。
1539年,王陽明的弟子季本來到長沙。他又是一位貶官。他當到了南京禮部郎中,不料出了事,被貶謫到湖南辰州,又升任長沙知府。在此期間,他修葺嶽麓書院,並親自開講,吸引了大批士生前來聽講。季本進一步傳播王陽明的學說,直到被罷官回鄉。
在這期間,王陽明的弟子羅洪先也在嶽麓書院講學。羅洪先是江西吉水人。他特別強調“良知”要義,認為“良知”二字,是陽明先生一生經驗的心得。但他沒有盲從王陽明,對王陽明認為良知完全出於自然表示了不同看法,指出良知也與後天學養有關。他這種不盲從的品質,對嶽麓書院的學生產生了一定影響。
明朝萬曆年間,王陽明再傳弟子張無忭也到嶽麓書院主講,對王陽明學說在整個湖南地區的流傳,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張元忭是浙江紹興人。1582年,他因使事入長沙,應兵備道李天植的敦請,主教嶽麓書院。明代初年,張居正執掌宰相權柄後,一度調毀書院,禁止自由講學,但嶽麓書院雖因其獨特的文化地位而未被譭棄,但講學之風早已停止。張元忭致力於重振書院學風,一些著名的王門弟子相繼在此講授良知之學,湖湘四方士生紛紛慕名而來。嶽麓山下,湘江河畔,一時又書聲朗朗。嶽麓書院又進入一個學術繁榮期。
王陽明及其弟子在長沙嶽麓書院的講學活動,並沒有排斥尊程朱理學為正宗的湖湘學統,而是表現出二者相融合的傾向。不僅如此,張元忭還對朱熹和張軾表示了極大的崇敬。因此,湖湘學派海納百川、經世濟用的傳統,得以儲存下來。
王陽明和他弟子們影響了許多後起的湖南學子。如以後任長沙惜陰書院和嶽麓書院山長的長沙人吳道行,就是張元忭主講嶽麓時的學生。他在聆聽了張元忭的講學後,衷心服膺,追隨左右。他日夜發憤攻讀,終於成為湖南著名學者,他悉心修輯的《善化縣誌》、《長沙府志》都堪稱佳作。王夫之在崇禎年間就學嶽麓書院,對山長吳道行的學識人品十分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