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中。而為臟腑之脹也。願聞脹形者。問五臟六腑之脹形。始在無形而及於有形也。
凡此諸脹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順。針數不失。瀉虛補實。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
粗之所敗。謂之夭命。補虛瀉實。神歸其室。久塞其空。謂之良工。
姚氏曰。其道在一者。謂三合而為一也。逆順者。謂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相逆順而為行也。塞其空者。外無使經脈膚腠疏空。內使臟腑之神氣充足。自無厥逆之患矣。此良工治未病也。莫仲超曰。上節言無問虛實。
工在疾瀉。此復曰瀉虛補實。神去其室。是又當審其邪正而補瀉之。聖人之慮深矣。學人不可不深體之。
王芳侯曰。神者先天之精。水谷之精。兩精相摶。合而為神。
黃帝曰。脹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衛氣之在身也。常然並脈。循分肉。行有逆順。陰陽相隨。乃得天和。五臟更始。四時有序。五穀乃化。然後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
兩氣相摶。乃合為脹也。
此言衛氣逆行。因下焦寒氣之所致也。夫衛氣之在身也。常然並脈。循於分肉。而行有逆順。蓋衛氣與脈內之營氣。相逆順而行也。陰陽相隨者。謂脈外之營衛。相將而行。陰陽清濁。有逆有順。
乃得天和。應天氣之右旋而西轉。經水皆歸於東流。得天地自然之和氣也。五臟更始者。謂營行於臟腑經脈。外內出入。陰陽遞更。終而復始也。四時有序者。謂衛氣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應四時寒暑之往來也。陰陽和平。五穀乃化。而營衛生焉。此先論其陰陽和調。然後論厥逆之因。乃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摶。乃合為脹也。
黃帝曰善。何以解惑。岐伯曰。合之於真。三合而得。帝曰善。
真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下焦先天之真元。上與陽明相合。化水谷之精微。生此營衛二氣。元真之氣。通會於腠理。與營衛合併。而充行於形身者也。故營衛二氣。合之於真元。三合而得其厥逆之因矣。如天真之氣。厥逆在下。則營衛之氣。留止於上矣。下焦寒水之氣上逆。則真邪相攻。營衛兩氣相摶。乃合而為脹也。吳氏曰。元真之氣。天乙之真元也。與寒水之氣相合。故真邪相摶。則真氣反厥於下。而寒氣反逆於上矣。真氣不得上合於營衛。則營衛留止矣。
黃帝問於岐伯曰。脹論言無問虛實。工在疾瀉。近者一下。遠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過焉在。岐伯對曰。此言陷於肉肓。而中氣穴者也。不中氣穴。則氣內閉。針不陷肓。則氣不行上越。
中肉則衛氣相亂。陰陽相逐。其於脹也。當瀉不瀉。氣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氣下乃止。不下復始。可以萬全。烏有殆者乎。其於脹也。必審其KT 。當瀉則瀉。當補則補。如鼓應桴。惡有不下者乎。(肓音荒KT 之忍切與胗同)
此論衛氣逆於內而為臟腑之脹者。有城郭募原之分也。募原者。臟腑之膏肓也。夫衛氣之逆於內而為脹者。在於宮城空郭之中。故取之三里。三下而已。今有其三而不下者。此陷於肉肓。而中氣穴故也。故針不中氣穴。則氣閉於內而不得外出。針不陷肓。則氣不行而不能上越。故三而不下者。必更其道。取之氣穴。惡有不下者乎。按氣穴有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即上紀之胃脘。下紀之關元諸穴。非 谷之會。是以中肉則衛氣相亂。陰陽相逐。蓋衛氣行於面板臟腑之肉理。今入於氣穴。故不當取之肉也。姚氏曰。按金匱玉函雲。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理者。是面板臟腑之紋理也。夫臟腑之紋理。乃臟腑募原之肉理。而肉理之中有脈系。衛氣陷於肓膜。而入於脈絡。故當取之氣穴也。王芳侯曰。按素問有氣府論。氣穴論。總屬手足三陰三陽之經脈。而分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