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穴者。謂腑者藏也。壓遏血氣之藏於內也。穴者窟也。氣從此而出入者也。
卷四
五癃津液別第三十六
屬性:黃帝問於岐伯曰。水谷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五。天寒衣薄。則為溺與氣。天熱衣濃。
則為汗。悲哀氣並則為泣。中熱胃緩則為唾。邪氣內逆。則氣為之閉塞而不行。不行則為水脹。餘知其然也。不知其所由生。願聞其道。
吳氏曰。此章論水谷所生之津液。各走其道。別而為五。如五道癃閉。則為水脹。五別者。為汗。
為溺。為唾。為淚。為髓。五癃者。液不滲於腦而下流。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瀉。而津液不化。水谷留於下焦。不得滲於膀胱。則水溢而為水脹。因以名篇。上章論氣脹之因。此章論水脹之因。得其因則知所以治矣。
岐伯曰。水谷皆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面板。
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
吳氏曰。此論水谷之精。別而為津為液也。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五味各歸其所喜。其津液各走其道。隨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面板者為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流者淖澤注於骨。補益腦髓。灌精而濡空竅者也。
天暑衣濃。則腠理開。故汗出。寒留於分肉之間。聚沫則為痛。
此言津之為汗也。腠理者。分肉之紋理。津隨三焦出氣。淖注於面板肌肉之間。故腠理開則汗大洩。如有寒而留聚於分肉之間。則排裂分肉而為痛。沫者。津聚而為沫也。
天寒則腠理閉。氣溼不行。水下流於膀胱。則為溺與氣。
姚氏曰。此言津之為溺也。天寒則腠理閉。三焦之氣。因溼而不行。津水下流於膀胱。則為溺與氣。氣者膀胱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而出者為溺。藏於膀胱者。化生太陽之氣。愚按、為汗為溺為血為髓。皆水谷津液之化。伯因帝問而分別答之。言津隨寒暑之氣。而外內出入。然一日之中有四時。而飲食衣服。亦有寒溫濃薄。讀者不以文害義。庶為得之。
五臟六腑。心為之主。耳為之聽。目為之候。肺為之相。肝為之將。脾為之衛。腎為之主外。
故五臟六腑之津液。盡上滲於目。心悲氣並。則心繫急。心繫急則肺舉。肺舉則液上溢。夫心繫與肺不能盡舉。乍上乍下。故咳而泣出矣。
此論五臟六腑之津液。上滲於目而為泣。由心悲肺舉而出也。心為君主之官。乃五臟六腑之主。
耳目者。上之空竅。津液之所注也。將相衛者。為君主之臣使也。腎主外者。腎主藏津液。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心悲氣並者。心悲則臟腑之氣。皆上並於心。聽令於君主也。氣並於心。則心繫急。心繫急則肺舉。肺乃心之蓋也。肺舉則液上溢。肺主氣而水隨氣行也。心繫與肺不能盡舉。乍上乍下。
下則為咳。上則泣出矣。
中熱。則胃中消谷。消谷則蟲上下作。腸胃充郭。故胃緩。胃緩則氣逆。故唾出。
姚氏曰。此言液之為唾也。按口問篇曰。胃緩則廉泉開。故涎下。補足少陰。蓋任脈起於足少陰之陰中。而上出於廉泉。胃緩則少陰之氣。不與陽明相合。反上逆於廉泉。則水液隨之。故涎唾也。
五穀之精液。和合而為高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
此言精液之為髓也。夫腎主藏精而主骨。和合而高者。五穀之液。與腎臟之精。相和合而滲入於骨空。上行而高者。從骨空而補益腦髓。復從髓空而下流陰股。此精液淖注於骨而為髓。先上益於腦而復下流。故曰五臟之精液。和合而為高者。姚氏曰。本經雲。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補益腦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