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鄰各道武力協助平定,至於出現外敵入侵時,則由各道管領統率本道兵馬加入將軍的麾下作戰。
這個方案中,天皇朝廷不設常備軍,自然也就沒有了軍費的額外支出,有利於減輕朝廷的經濟壓力,而且管領與將軍相互制衡有利於保證朝廷的地位,自是受到朝廷的認可;而將軍雖然得自己花錢養兵,但大軍在手卻可以保證將軍家的武者第一人的位置不被動搖,自然也得到幕府的首肯;幾道管領家也覺得可以進一步突出自己地位強化自己在朝廷中的發言權,因此並不做反對;小藩雖然有心反對,但朝廷、幕府和強藩都答應了,他們也無力翻盤。
因此最終大洲藩的方案獲得了透過,根據這個方案每萬石知行可以保留相當於夏軍一哨(百人)的兵馬,而每十萬石可以保留相當於夏軍一團(七百五十人)的兵馬。不過很明顯,真正只有萬石的小諸侯最多也就保留一隊三十餘人作為護衛,而十萬石以上的大名也最多養一團兵馬,即便是知行最大的將軍家,能維持舊有的常備也已經很難得了
各藩武備問題解決後,更為棘手的對夏和約便放在了天皇朝廷、幕府及全體諸侯的面前………根據華夏的要求,日本要徹底割讓佐渡、壹崎、隱岐及伊豆列島;恢復並將通商口岸擴大到全日本;華夏商人可以隨意進出日本並擁有開採日本各處礦山的權力………這些或許還可以接受,但華夏要求日本再度賠償一千萬貫賠款的要求就很難滿足了。
但再難滿足的要求也得滿足,面對尚有萬餘精兵在大阪、洲本城駐防的夏軍,諸侯們只能以幕府的遭遇為鑑,最終批准朝廷全部接受華夏的條件。
武成十三年十二月七日,夏、日正式簽訂《夏日新約》(《日夏寶永條約》),日本無條件割讓華夏索要全部外海島嶼、全面開放日本市場、允許華夏商人在日探礦開礦、增加商用地、授予華夏商人以治外法權,並分二十五年支付華夏共計二千二百萬貫的賠款本息。
除了授權朝廷簽訂《日夏新約》外,諸侯會議還一氣批准了《日朝新約》、《日琉新約》、《日安條約》、《日越條約》,在對各國開放市場的同時,賠償朝鮮軍費三十七萬貫、琉球軍費十七萬貫、安南軍費十九萬貫、越南軍費二十萬貫。
十二月二十日,不願意在《日夏新約》上簽字的東山天皇遜位,中御門天皇踐祚。
十二月二十一日,中御門天皇向朝賀的華夏使節表示,自己願意向華夏皇帝稱侄。
還未等華夏朝廷作出回應,德川綱條以家繼後見、傅役的身份向華夏使節宣佈要把江戶城堡連同江戶周邊城町、港町一起寄進(弱者向強者貢獻)給武成皇帝,以表明德川家對挑起之前夏日衝突的真切懺悔。
一前一後的兩個訊息極大的震動了整個日本,日本全國再度感受到了白江口之戰(注:中日之間第一次交手,是役唐軍大勝)失利後的困苦。由是日本國內徹底清除了對華夏重商輕儒國策的輕蔑,派遣“新遣唐使”至華夏學習的聲浪傳遍了整個日本,“夏學”也取代了“朱子學”、“陽明學”、“蘭學”成為了日本第一顯學
560。錢莊股票
德川幕府要把曾經的本據江戶寄進給鄭克臧,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話,須知道所謂“寄進”並非是指所有權發生了變化,只是多出了一個名義上的主家,每年根據出產多寡奉上一筆象徵性的年貢而已。因此儘管江戶地區是日本經濟最繁榮的地區之一,一年下來的稅收可以高達高達數十萬兩,可是真正能奉到鄭克臧面的年貢能有十分之一就已經很不錯了。那麼。鄭克臧缺這一、兩萬兩白銀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鄭克臧具體有多少錢,估計他自己也不知道,而根據內廷經理處在武成十二年年底上報的數字,僅是各省皇莊一項,內廷就佔有了約四百二十六萬五千一百二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