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保衛,守住。
《天作》是一首頌揚
周太王古公亶父開國基業的詩,
強調了岐山聖地的重要性,
以及周文王的業績和貢獻。
詩的開頭“天作高山”就突出了
上天賜予岐山這塊聖地的意義。
周人重視天賜,
視之為吉祥,
認為周族的興盛與
岐山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周文王在岐山期間,
努力經營,
為周武王最終滅商
積蓄了雄厚實力,
奠定了周朝八百年基業的基礎。
詩中透過描繪周太王古公亶父和
周文王的功績,
展現了周族的發展歷程。
古公亶父在岐山開創基業,
為周族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而周文王則是在此基礎上,
進一步發展和壯大周族的力量。
《詠天作》
天作岐山自然成,
良田沃野苦經營。
文王秉承始興榮。
子孫霸業錦前程。
這是周武王在岐山祭祀
從古公亶父至周文王等
歷代君主的詩歌。
全詩一章,
一共七句,
開篇寫天賜岐山,
接著寫古公亶父開創基業,
再寫到周文王經營以及強大,
表現了周人在岐山
積蓄力量的過程。
這是周人祭祀岐山的樂歌。
對於周人來說,
岐山是一聖地:
“周之興也,
鸑鷟(yuè zhuo即鳳凰)
鳴於岐山。”
(《國語·周語》)
周人一系傳至古公亶父,
居於豳地,
“薰育戎狄攻之,
欲得財物,予之;
已復攻,欲得地與民。
民皆怒,欲戰。
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
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
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
民欲以我故戰,
殺人父子而君之,
予不忍為。’
乃與私屬去豳,度漆、沮。
豳人舉國扶老攜弱,
盡復歸古公於岐下。
及他旁國聞古公仁,
亦多歸之。”
(《史記·周本紀》)
古公之前,
后稷、公劉二位也是功勳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