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必然考慮自己的付出——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
走進婚姻,是希望兩個人生活得更好,至少比原先獨自一個人時的處境有所改善。婚姻要能夠增進兩個的福利,否則,從經濟學的角度考慮,這場婚姻就不合算。經典的郎才女貌組合,正是基於這樣一種考慮。打個更通俗的比方,男方有房,女方有車,經過婚姻的整合,雙方既享受了房子的溫暖,又獲得了車子的便利,強強結合之下的雙贏。
如果將婚姻也當作一個市場來看的話,每個人其實都在用自己手裡的籌碼,換得自己所需。籌碼可以是美貌、財富、智慧,需求可以是地位、身份、情感,透過婚姻市場,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婚姻市場和婚姻經濟學都會遵循一些基本規律:比如在權衡取捨時,充分考慮機會成本。
所謂機會成本,就是為了得到某種東西所必須放棄的其他東西。比爾·蓋茨為什麼選擇經商而不是讀大學?因為讀大學的機會成本太高。那不僅僅是學費的開支和時間,還有讀書的幾年裡他透過玩電腦所能獲得的其他收入。
機會成本過高,往往意味著放棄某個選擇。
在愛情的取捨上,你嫁給一個人的機會成本,就是你所放棄的現有的生活以及嫁給另外一個人的種種可能。面對兩個勢均力敵的追求者,之所以難以選擇,原因就在機會成本的比較中,兩者旗鼓相當。
。 想看書來
機會成本:給一個嫁你的理由(2)
回到女友的婚姻難題來。
既然婚姻意味著對兩個人都有好處,那麼,婚姻帶給女友的,應該是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物質條件,更多的情感滿足。前者意味著對方要有更好的房子、車子、地位、薪水,後者意味著對方要有足夠智慧、閱歷、激情乃至體力、精力。除此而外,還得看嫁人的機會成本,有沒有人比準新郎更好?
一切兼而有之的,顯然是青年才俊、白馬王子。只是憑什麼,你有足夠好的運氣人財雙收?既然講選擇講權衡,對方也會仔細掂量。
娶了你,我放棄的機會成本是什麼?在這樣一個美女輩出的年代,我的損失是不是太大了?
還有什麼比結婚更經濟
婚姻的最大好處:經濟。如果戀愛是漂亮豪華的包裝,婚姻就是拆了包裝後的耐用品,物美價廉,可靠實際。這無妨你對奢華的懷念。
他和她住在城市的兩端。一東一西,工作的地點恰好在中間。兩個人都工作了幾年,有些積蓄,但還買不起房。高消費的大都市,首付加裝修,不是小數目。於是都租房子住。單獨的一居室,電器、傢俱、鍋碗瓢盆,毫不將就。
他和她各有特長。他喜歡做飯,會修理電器,還喜歡自己動手改造傢俱;她喜歡收拾房間,製作手工藝品,將各處淘來的衣物配搭得有型有款。
他的房間時常很亂,迫不得已之時,就請小時工;她常在外面吃飯,要不就叫外賣。在廁所馬桶漏水時,她手忙腳亂、束手無策。
兩個人開始戀愛。
她花更多的錢買衣服、化妝品,以便讓自己看起來更迷人;他也為做稱職的護花使者在所不惜。從約會開始,兩個人原定的每月儲蓄額都在下降。可這,相比於甜蜜時光,又算得了什麼呢?
一頓燭光晚餐、一束情人節的玫瑰、電影院的情侶座,還有為了多呆幾分鐘,誤了最後一班地鐵而多支付的計程車錢,都是些華而不實沒必要的開支,但他們樂此不疲。
當然,他會在心裡抱怨,廚師做的菜難吃而價錢高;她看到他深色西裝裡面並不好看的名牌襯衫,也會想,要是她選,一定物美價廉、無可挑剔。
很快,他們就發現了一種節約體力、精力、金錢,而且使彼此更親密的約會方式。約會地點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