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師帶著醫術高湛的太醫們一進去就是一夜,期間也沒出來過一次。
不過身為天子的寵臣,內侍中常侍成恩倒是出來了兩次。
出來一次就是一道聖旨。這兩道聖旨都讓人心驚膽戰,生怕就是最後的遺旨。
第一道也沒說什麼,就是說明日祭典照舊,皇帝沒有什麼大礙,就是一點老毛病,加上今日趕路甚急,才有點不適。
第二道就讓人有些驚疑不定了。裡頭說了一大堆廢話,其中最重要的統共就那麼一句:遺詔已經寫好了,就藏在一個地方,皇位傳給誰沒說,在哪裡也沒說,但是,跟著還有一道詔書是關於長公主楚潯的。
至於第一道沒人會相信。要說天子身體只是略有小疾,那國師和太醫進去那麼久是陪皇帝下棋?那太子和魏王還守在寢宮外邊寸步不離?這聖旨倒是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在裡頭了。
第二道就有點意思了。遺詔裡寫了什麼?太子的位置到底有沒有保住?關於長公主的詔書是什麼?皇位傳人不是應該傳太子?為何故弄玄虛?難道繼承人另有其人?
到天亮之後,第三道聖旨徹底讓群臣蒙了。
第三道詔書由妖女國師秦淮秦明月親自誦讀:“……秦武侯因有免死金牌赦免無罪,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先於侯府閉門思過,無有皇命,不得出府半步,違者,斬立決!太傅莫離,究其無德,使儲君德行不正,教導有過,不能正君之道,特旨,於秋後處斬!國師功德無量,是救朕於龍體微恙之中,封至上國師,賞黃金千兩。欽此!”
太子一聽,大叫一聲“父皇”,登時昏倒在地。被人救起,淚流不止,跪於天子寢宮之外,為太傅求情。
眾臣議論紛紛,不知緣由。莫離乃是順義公之女,又以博學多才出名,德行也得到了當世大家的稱讚,太子更算得上是一名仁義之主,怎麼就變成了歪門邪道的師徒?然而此時正是敏感時期,誰也不願意去觸碰龍威。
不過太子黨人也暗自不安,生怕已經失寵的太子因此又得罪於陛下,慌忙又是懇勸,又是派人去跟長公主殿下通風報信的。一時間好好的祭典變得兵荒馬亂,沒有半分對楚氏祖宗有半分念想的。
等楚潯收到信後,天子已經帶著大臣們到達了皇陵。
皇陵一處,乃是楚氏之龍脈。面河背山,前方不遠是一條直流而過的大河,而皇陵坐落之處,像是龍頭,兩座高山左右並列,儼然是龍的眼睛。龍口是山峰層次排列而成,外邊長長的下馬道兩排翁中石人石馬栩栩如生地侍立,還有守陵的兵將肅穆正立其旁。
魏王與太常卿已經準備好了三牲六畜,還有各種祭祀用的青銅器,大鼎小鼎,還有玉琮等玉器。
祭壇也早就準備妥當。皇帝從車架下來也休息夠了,又換了身隆重的龍袍,戴著十二鎏冕,身後簇擁著文武大臣和皇室宗親,排列整齊跟著皇帝和太子一起往祭壇上去。
唸完長長的祭詞和一番歌功頌德的話,皇帝拈了香,同太子一起對皇陵的幾位先祖行了禮。
而後,魏王開路,先往高祖皇陵而去。在皇陵面前又祭拜了一番,說了一些歌頌高祖皇帝的話,鄭重其事地再三行禮,期間文武大臣們磕頭跪拜數次,好些年事已高的大臣都承受不住,差點昏倒過去,然而皇帝病老和太子病弱之軀都生生地堅持了下來,哪裡有人敢抱怨一句不是。只好強自撐著,不敢有所懈怠。
繁複的禮節讓老臣們著實吃不消,何況皇帝那快要燈枯油盡的龍體?不過直到祭完惠帝之前的五任先祖皇帝都沒有喊停。
一番下來,天色漸暗,祭祀總共需要三日光景,也不差這一時。更何逞祭祀先祖這等大事,不能敷衍了事,皇帝也只能下旨暫時結束。
等到各自回了下榻之處,秦淮才得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