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尹稚斜死了!”想到這裡,劉徹就不得不慶幸。
尹稚斜若是活著,恐怕,此刻,他已經可以糾集起那些對軍臣不滿的人,藉口軍臣丟失高闕和陰山,從而正大光明的推翻軍臣的統治了。
正如他在歷史上做的那樣。
“那個匈奴副使跟主父偃談了些什麼?”劉徹好奇的問道。
“回稟陛下……”顏異答道:“現在還不清楚……”
“哦……”劉徹點點頭:“有結果,就通知朕!”
“另外,再將歸義單于給朕召來……”劉徹接著吩咐。
在這一兩年內,漢軍主力都不大可能出塞。
但沒有關係。
夏義是拿來幹什麼的?
就是養著來去跟匈奴人乾的!
挑起匈奴的內戰,對於現在的劉徹來說,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匈奴人打匈奴人,漢室就可以隔岸觀火,選擇最恰當的機會,加入戰爭,給與軍臣致命一擊!
從而快速的結束軍臣的統治,在草原上建立起中國的秩序。
………………………………
此刻,在長安城外的那個亭裡附近的一個密室之中。
主父偃正與那位匈奴副使,談的非常融洽。
可以說的上主賓俱歡。
這位副使,是出生於攣鞮氏的王族成員。
當然,他是別部的攣鞮氏,而且是歷史悠久的別部。
按照匈奴的傳統,除了擁有繼承單于權力的左右賢王以及輔佐單于統治草原的左右谷蠡王可以准許依然冠以攣鞮氏的姓氏外。
其他諸子,一旦單于駕崩,都要自立門戶。
這就是別部的由來。
匈奴的大部分別部,都會選擇隨母姓或者以山川、部族或者其職務為姓。
這位使者就是來自名為甌脫氏族的成員。
甌脫在匈奴語言之中是居室、土穴的意思。
也可以用在某些邊境地區的緩衝地帶,用於形容當地的情況,意思是需要警戒和警惕的地方。
而甌脫氏族就以此為名。
順便說一句,假如,將甌脫這個詞語翻譯成漢語。
那麼,最準確的翻譯是守望者。
甌脫氏族,就是世世代代為單于守望和警惕某些重要地區的氏族。
其實,就是匈奴的斥候部隊。
甌脫氏族是匈奴最古老的別部之一,他們的歷史能夠追溯到頭曼單于之前的時代。
而當代甌脫王跟尹稚斜有姻親關係。
尹稚斜死了,甌脫王感覺還沒什麼。
但烏維的死,卻深深震撼了這個匈奴的實權貴族。
而且由於漢匈數十年的交往,甌脫氏族一直肩負著對漢地警戒、監視以及滲透,同時負責護送漢室使團前往匈奴單于庭的使命。
甚至早在戰國時,甌脫氏族就肩負起了與中原列國往來的使命。
所以,甌脫就是匈奴內部為數不多的漢室通。
很多人都能講一口地道的中國雅語,甚至還能與中國士大夫進行交流。
現在,這位副使,其實已經被主父偃所忽悠了。
他深深的覺得,主父偃說得對。
匈奴不能再跟過去一樣,父子兄弟妻女同居穹廬,血緣關係混亂無比,而且上下秩序極為混亂。
有時候,一個部族的首領,也敢跟單于拍桌子。
這樣的情況,在過去匈奴強盛時期,自然沒有人敢質疑。
但是,在如今,經歷了馬邑和高闕兩敗後。
不止甌脫氏族,無數的匈奴貴族,都已經在反思和反省自己的過錯和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