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的。只是例外的是帶領這支俄國的指揮官是一個強硬並且很有手腕的人,經歷初期的慌亂之後很快掌握了部隊,同時俄軍的哥薩克炮兵比日軍炮兵更有優勢,射速更快並且悍不畏死。
隨著生力軍的加入,東面的灰線不斷的被西面藍線蠶食擠壓,馬德利托夫上校在拼殺的間隙發現了這種趨勢,但他對此毫無辦法。現在俄軍完全是依靠一股氣在作戰,而提升這股氣的原因完全是因為以他為核心的軍官團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的作風感染了士兵,只要他一被格殺或者後撤,那麼整個戰線就會立即崩潰。再也沒有比看見失敗緩緩襲來但自己卻不能掙扎更憋屈的事情了,憋屈的馬德利托夫上校如一次黑熊般的狂吼著,把怒火發洩那些背叛自己、並且把自己和部下引到這塊絕地上來的中國佬身上,他每砍砍出一刀就要咒罵一句“中國佬,下地獄吧”。雖然在副官們的幫助下,他殺了不少應該下地獄的中國佬,但是俄軍的劣勢不可扭轉。
大當家李虎臣在人群裡很早就注意到了穿著軍官大衣無比拉風的馬大人。見他連著砍翻了幾個崽子便想上去把他結果了。對於馬大人心中的怨念他一無所知,就是哪怕知道他也沒有絲毫的良心不安。這不是因為李虎臣太野蠻沒有信義,更不是完全因為他和大鼻子有仇,真正的原因是李虎臣看來,大鼻子也好、小鼻子也罷都是外人,對於外人很多東西是沒有必要的,套用一句李虎臣的口頭禪,叫做“自己人死也要救;外面人見死不救”。洋人把中國人看成是野蠻人,可中國人在骨子裡還是把洋人當蠻夷對待,對蠻夷講信義。蛋疼麼。
正當李虎臣還差幾步要到馬大人那個圈子的時候,“轟……轟……轟……”幾顆炮彈在人群裡爆炸了,無數段斷肢殘體和鮮血飛揚起來,在空中停留片刻之後又砸回了人群——因為河谷太過狹窄,哥薩克騎兵都沒有投入戰鬥。在清理完四周的火力點之後,其最高指揮官扎哈爾少校見到俄軍的頹勢。權衡之後。希望透過這種無差別炮擊以挽回己方的劣勢。果然,“大炮一響,鬍子就跑”的定律發揮了作用,拼殺在一線的鬍子立馬後撤,鬍子一撤鏖戰已久的日軍更是無法抵擋,於是也跟著撤退。最後面的督戰隊面對己方整體的撤退毫無辦法,只好悻悻的把所有人放過。
打退日軍的決死衝鋒之後的馬德利托夫上校早已脫力,在撤回營地的路上是由副官巴克謝耶夫中尉的攙扶下才體面的回到了營地。他爛泥般的癱坐在泥地上,邊看著看著西面即將落下的太陽。邊喘著粗氣,旁邊留守的參謀官在向他彙報著此戰的損失,“我軍此戰損失四百多人……”
馬德利托夫上校揮揮手,他現在不想聽戰損報告,只是對這站在面前忐忑不安的哥薩克軍官扎哈爾少校說道:“乾的好,少校……乾的好……”然後又道:“馬上往北撤退,向北撤退。騎兵部隊由你指揮。陸軍由約瑟夫少校……”他還沒有說完,參謀官就低聲提醒他約瑟夫少校已經在剛才的拼殺中陣亡了,他打了一下腦袋,說道:“那就由伊薩阿克少校接替列昂尼德的職位,部隊馬上整理行裝,馬上往北撤退!”
“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啊。”楊銳站在平頂山村子西面的高山上如此感嘆——這座不知名的高山海拔有七百多米,比前面日軍佈置機槍的那座山高多了,是以站在這裡可以看見整個河谷,適才的白刃戰被他一覽無餘。
當然,之所以感嘆是因為他的心裡有些微微的酸意——和“外面人見死不救”的李虎臣不同,楊銳是一個個性固執保守但內心卻柔軟善良的人,他每次看警匪片心中都有些希望那些被警察重重包圍的罪犯能夠逃脫。也許傾向弱者是人類的天性吧,但是這種天性在他身上特別的明顯,雖然社會的磨礪使得他很小心的把這種善良小心的埋藏起來,深怕被別人發掘從而利用,但在面對雷奧的堪稱無比卑鄙作戰計劃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