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陳思達若有所思地點著頭:“那麼,可能是其他順序……”
沉默了一刻,我“啊”地低呼了一聲,對陳思達說:“對了,我想起漁歌曾經說過一句話,他說出版公司明明知道,他不可能抄襲——我當時就有些疑惑,可惜沒及時問他。”
“你覺得他說這句話有什麼意義嗎?”
我向陳思達解釋道:“以我對出版界的瞭解,有時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一個知名的大牌作家完成了一部書稿,出版公司會很快就安排出版;但是像漁歌這樣的新人,有時候完成的稿子已經交給出版社很久了,卻還在排隊等候之中……”
陳思達非常聰明,沒等我說完就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漁歌實際上可能是你們三個人中最快寫完這部小說的,但只是出版的時間被拖到了最後?”
“對,所以他才會說,出版公司非常清楚他不可能抄襲!”
“我懂了。”陳思達點著頭說,“如果是按照寫完稿子的順序來排的話,可能正好就是——漁歌第一,安玟第二,你第三。”
我全身發冷。“這……就是目前的死亡順序。”
陳思達見我嚇得臉都白了,趕緊安慰道:“別緊張,千秋。不一定真是這樣。這只是我們的猜測而已。”
“如果這真是死亡契機的話,意味著什麼呢?”我心悸膽寒地問道。
陳思達埋頭思索一刻,猛地一拍大腿:“對了!安玟在死之前說了一句‘所有答案就在我們三個人寫的書中’!我差點兒把這個都忘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線索!”
“沒錯。”我連連點頭,恐懼和憂慮差點讓我把這個重要的提示都忘了,“她一定是想在死之前提醒我什麼!”
陳思達急切地問道:“你看過安玟和漁歌那兩本書嗎?”
我搖頭:“沒看過,我只是從媒體資料上了解過這兩本書的內容簡介——和我那本書的題材和情節非常接近。
“就是說你一直沒細看過?”
“是的。”
“好了,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想在趕緊睡覺,明天一早我們就去書店買那兩本書。”陳思達顯得非常激動,“我敢說,將你們三個人的書放在一起比較研究,一定會有重大發現!”
(19)
第二天上午,我和陳思達來到S市最大的圖書城。安玟那本《鏡中的女人》和我的《反光》很快就找到了,分別買了一本。我在書店的電腦上查詢漁歌那本《詭臉》,竟然沒有。回想起漁歌告訴我們的情況,估計是書店嫌銷路不好,退貨了。我和陳思達只有到別的書店去問。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苦苦尋覓,終於在一家中型書店找到了唯一一本《詭臉》,我們如獲至寶,趕緊將它買了下來。三本書在我手中湊齊了。
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倆中午飯都沒有吃,在路上買了幾個麵包,就匆匆回到了酒店,像病入膏肓的患者找到了治病的醫書一樣如飢似渴地閱讀起來。
這一看,我們幾乎忘記了時間——倒不是說安玟和漁歌寫得有多吸引人,而是我完全沒把他們的書當作小說,而是作為重要資料來仔細研究。下午六點鐘的時候,我看完了那兩本書。陳思達還在埋頭苦讀——他要比我多看一本(我不用看自己那本)。利用這段時間,我找出酒店的便箋紙,將三本書中的一些關鍵之處記錄下來,以便一會兒和陳思達探討。
七點過一點兒,陳思達把三本書都看完了。他揉著痠痛發脹的眼睛說:“真要命,自從大學畢業後,我很久沒有這樣連續幾個小時看書了。”
“我也是。”
“你餓了嗎?”
“有一點兒。”
“那我們就在這裡吃吧,請服務生送過來。”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