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
一個人如果不能全面地看問題,遇事只看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而不顧它可能藏著危險,就會陷於“偏傷”,沒有不失敗的。商鞅變法,促成了秦國的強大,但他手段過於殘酷,只看到變法帶來的好處,看不到其中埋藏的禍患,最終連自己的命也葬送在自己制定的法令下。
明代的于謙因對人太苛刻,做事好極端,違背中庸最後被人陷害。于謙至死都未明白中國大部分人所認同的為人為官之道。于謙的所作所為在後人看來是正義而高尚的,但在當時的人際環境中,他不僅難以被理解,反而成為招致怨恨的主要因素。
于謙的命運與明朝的兩次重大事件——土木之變和奪門之變緊密聯絡在一起。土木事變之後他成為英雄,舉國擁戴;而奪門事變則使他身敗名裂,命喪刑場。于謙一身正氣,可同僚們為何最終要倒戈相向?
土木之變使明英宗淪為瓦剌軍隊的階下囚,整座京城岌岌可危。危難當頭,掌管兵部的于謙挺身而出,排除各種干擾,率領各方力量,頑強戰鬥,擊退了入侵的瓦剌軍。與此同時,他還同文武大臣一起擁立朱祁鈺稱帝,重新建立明朝政治核心。本想要挾明朝的瓦剌部族首領見到這種情景,被迫放歸英宗。
于謙不是功不可沒嗎?怎麼說他對人苛刻呢?接著往下看就明白了。文臣徐有貞,因在瓦剌軍隊進逼京師之時,率先提出“南遷”主張遭到于謙的嚴正駁斥,為此徐有貞經常遭到同事們譏笑,一直得不到升遷。他多次請求于謙舉薦,希望謀取國子監祭酒一職。于謙也曾在景帝面前提及此事,但景帝認為徐有貞在危急關頭大唱“南遷”調子,造成極壞影響,不同意提升他。未能遂願的徐有貞非常懊惱,他怪責于謙從中作梗,影響了自己的前程,因而對於謙恨之入骨。
武將石亨掌管著京師駐軍的兵權,一開始雖因與瓦剌軍戰遭敗而被謫,但不久在於謙的保薦下,又官復原職,並在于謙的領導下,扭轉敗局,立下大功,被封為世侯。如此優厚的封賜使石亨受寵若驚,為了表達對於謙的知遇之恩,他向皇帝請求封賞于謙的兒子于冕。未曾想到的是,于謙在朝廷上義正辭嚴地拒絕了,還指責他徇私。於是,石亨于謙,二人關係破裂,積怨日深。
由於處理事情不善於婉轉,說話直,不給人面子,于謙得罪了本可以不得罪的人。就這樣,文臣武將、內宮外廷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倒謙”勢力。一番密謀之後,不久付諸行動。徐有貞等是行動的策劃者,石亨、曹吉祥等則是行動的執行者,他們趁景帝病重之際,猝然發動宮廷政變,奪門成功,把老皇帝英宗又送上了皇帝的位子。而於謙的性命卻丟在了這幫人之手。
你知道什麼事對自己重要嗎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孟子》
孟子擅長用邏輯歸謬法與人辯駁,例如先假定了兩種荒唐的說法:“力足以舉千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齊宣王對此加以否定,孟子立即把齊宣王自己的做法接上去:“恩足以幾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這樣便輕而易舉地使齊宣王認識到了自己存在的問題:不是不能,而是不為。也就是說,不是做不到,而是不願做。
當齊宣王不甚明白時,孟子又作了生動的舉例說明,“挾太山以超北海”是做不到,而“為長者折枝”則是願不願意做的問題了。說到底,關鍵是看你有沒有朝這方面想,有沒有這樣一種精神。
今天我們在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都該權衡,貌似小事,實際上牽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