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參戰的理由何在呢?說來也是大可理解的。就以孫中山先生來說吧,站在一個民族革命家的立場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原來就是一埸白色帝國主義搶奪殖民地的戰爭。我們這個深受帝國主義之害的中國,有什麼理由來參加他們帝國主義之間的分贓戰爭呢?
再者,在一個革命家看來,中國問題之徹底解決,是個革命成功與否的問題。不幸的是辛亥革命半途流產,革命果實被北洋軍閥,攔路打劫去了。現在&l;革命尚未成功&r;(中山口頭語),弄得民國不如大清。目前中國的當務之急,是打倒軍閥,完成革命。如今袁去段來,軍閥盤據如舊,全國上下,還要擁護軍閥,乘勢壯大,去參加歐戰,豈非捨本逐末?所以孫中山就反對參戰了。孫中山當時在國內是頗享清望的,在他底號召之下,商學各界,就深受影響了。
至於西南各省的軍頭,為何也反對參戰呢?那就更不難理解了。他們所反的事實上卻是北洋系這一政治實體,而非&l;參戰案&r;這個政策。因為時僅一年之前,在反袁世凱帝制的&l;護國戰爭&r;期間(一九一六春季),他們初次擺脫了北洋系的控制,頗嘗南北分治的政治甜頭。如今袁去段來,北京政府雖然少了個皇帝,然北洋系控制北京政府的本質,卻是換湯未換藥也。加以他們原來又都和革命派甚為接近,雖然無愛於國民黨,但是他們原和黎元洪一樣,也都以民國的締造者自居,對北洋系的軍閥,忌嫉與憎恨兼而有之。如今眼見段派北洋系以參戰自肥,他們以反參戰為藉口,而達其擁黎反段的目的,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若論部分國會議員之反參戰,其所反者,實際上亦系北洋系之專政,非參戰之政策也。中國參戰與否,對他們實在非關閎旨。若在任何情況之下,能使北洋系政府垮臺,由國會議員來組織責任內閣,則參戰與否,原不在話下也。
一言以蔽之,這也就是&l;轉型期&r;政治現象的可悲之處了。各實力派都要利用響亮的政策問題為藉口,來大踢其與政策無關的政治皮球,從事權力鬥爭而已。還是李宗仁先生的話說的好:&l;在大家鬥到白熱化的時候,哪還想到什麼國家民族囉。&r;
制憲、參戰,兩大政治皮球
上面的例子還只是唐氏以親戚身分,私人干政;國會就不同了,它是中央政府中三個分權單位之一。它如遇事必反,把政府所制定的政策,當成政治皮球,在議會中踢來踢去,這個中央政府便要擱淺了。今日臺北政壇的混亂,多少也似乎與這個傳統有關。當年的當政者的袁段蔣毛之憎恨議會;後來鄧江諸公對議會政治的顧慮,顯然也在此。
從大處說,當年黎段當政時代的國會裡,就有兩大皮球被踢來踢去,最後鬧垮了段祺瑞內閣,引起軒然大波,使尚在襁褓之中的議會政治癱瘓到底,天下大亂,至今還令人談虎色變。這兩大皮球,第一是&l;制憲&r;;第二便是&l;參戰&r;。
先談談制憲,前文曾說過,當年搞政黨政治的政客們,最高的理想,和最大的興趣,便是制定憲法。他們認為,只有實行三權分立的憲法,才能約束獨裁,防制寡頭。讓政黨黨魁組織責任內閣,使政黨政治發生實效,才是解決中國政治問題的根本辦法。他們這一理想,在袁世凱時代,被老袁徹底的粉碎了。如今到黎段時代,他們就企圖重振旗鼓了。因此,在老國會恢復之後,國民黨的精英都集中到一個新組織的&l;憲政商榷會&r;去了。進步黨的精英則熱衷於他們的&l;憲法研究會&r;。兩黨的本身,對他們活動分子來說,似乎都是次要的了。
一百年快過去了,今日我們回頭看去,所謂憲政運動,在民初中國,似乎只是笑話一場(且看縱在五十年後,劉少奇還曾手執憲法,向紅衛兵喊叫的慘事,其餘就不必多說了)。這就叫做&